青春聚力防登革,健康赋能助振兴 —— 广东培正学院“晨光”爱心志愿服务队深耕基层卫生宣教

发布时间:2025-07-27 18: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娴钰 李诗涵 张晓婷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15日讯(通讯员 李娴钰 李诗涵 张晓婷)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夯实基层公共卫生防线,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晨光”爱心志愿服务队结合登革热防控专业知识,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江滨社区幸福院开展登革热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团队通过将蚊虫生态习性、传播途径及科学防制方法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促进健康科普与乡村教育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健康活力。

生态课堂传科学,蚊虫知识入民心。

志愿者们创新开发了以蚊虫科普为主题的沉浸式探险课程,为青少年构建了探索自然科学的趣味实践平台。课程依托“绿影国遭受蚊虫侵扰”的故事背景,引导青少年化身为“冒险家”,在与“精灵”的互动中完成系列问题解答,于闯关过程中系统掌握蚊虫生态与防治知识。本次“冒险之旅”通过图片直观呈现蚊虫“卵—孑孓—蛹—成蚊”的完整发育周期,清晰阐释“孑孓倒立水中呼吸”的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实际场景解析“清除积水可阻断繁殖”的科学防控逻辑,使抽象知识具象化、易懂化。同时,课程针对伊蚊、按蚊、库蚊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教学,重点引导青少年识别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伊蚊,为精准开展防蚊工作、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筑牢认知根基,兼具科普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图为队员讲解。供图 潘晓滢

图为学生认真听课。供图 潘晓滢

防护技能进课堂,健康习惯促养成。

“防蚊小妙招”与“登革热预防”环节,让健康知识具象可学、实践可掌握。在“神奇驱蚊植物”模块中,小小老师介绍碰碰香、薰衣草等植物,帮助孩子们理解芳香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驱避蚊虫”的科学原理;“物理防护大比拼”环节则聚焦蚊帐、纱窗、驱蚊手环等防护工具的实际效果,同步传授“穿浅色衣物可减少蚊虫叮咬”的实用技巧。活动组织方通过“蚊虫叮咬后处理方法”教学,指导孩子们规范使用肥皂水清洗、涂抹止痒药膏,并借助情景模拟加深理解,确保知识有效掌握。

图为活动过程。供图 潘晓滢

图为登革热讲解。供图 潘晓滢

图为水污染防治讲解。供图 潘晓滢

症状识别筑防线,应急意识护平安。

聚焦登革热“高热三痛三红”典型症状的“健康小卫士”科普环节,为基层应急防护构筑了第一道防线。症状图谱被转化为卡通动画,带领孩子们快速识别突发高热、关节疼痛、皮疹等预警信号。结合 “登革热传播路径”,队员们用图片结合文字演示 “人 — 蚊子 — 人” 的传播链,强调 “不接触患者不会传染” 的科学认知,消除不必要恐慌。活动尾声,孩子们通过系统学习“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的应急处理流程,为个人健康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此次登革热防控宣教活动,是 “晨光” 实践队践行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的生动实践。通过将专业卫生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懂易学的教学内容,既提升了孩子们的健康素养,更探索出 “教育 + 卫生” 的乡村服务新模式。

广东培正学院学子以青春为墨,将健康理念深耕乡土,用科学知识构筑民生健康屏障。他们扎根基层的实践,既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注入青春动能,又以青年担当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这份坚守与奉献,不仅是对新时代青年使命的生动践行,更是向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十五五”规划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奋进的青春宣言,让青春之花在服务民生、助力发展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图为团队大合照。供图 潘晓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娴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