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商大学青春奋斗·红色记忆实践团前往常德河街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与商户、游客的深入交流,系统梳理河街的发展历程,实地考察其当下的运营现状,以大学生视角解读这条特色街区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
访谈商户:从经营轨迹中梳理历史变迁
实践团成员兵分三路,逐户走访了河街内的多家商户,既有传承三代的老字号店铺,也有近两年入驻的新兴商户。成员们带着提前准备的采访提纲,耐心倾听商户们的经营故事,详细记录街区的发展节点。从商户们的经历中,实践团了解到河街的发展,在保留老常德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了从传统码头街区到文化旅游地标的转变。
实践中,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商户们的经营轨迹,正是河街历史变迁的鲜活注脚。大家认为,老街区的“魂”藏在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中,唯有深入倾听,才能真正读懂历史传承的重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访谈商户
走近游客:从体验反馈中捕捉活力源泉
为了解河街当下的活力,实践团成员在街区与游客互动,收集不同群体对河街的印象与感受。调研发现,游客在河街的传统民俗与现代休闲结合方面,兴趣较高,河街通过丰富的业态设置,如白天的非遗手作、民俗表演,夜晚的灯光秀、特色夜市,打造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生活烟火气的空间。同时河街时常设置红色文化展区,让游客在休闲中接触历史,实现了旅游体验与红色教育的结合。这些多元的体验,成为河街吸引人流、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游客开展调研
调研总结:以青春思考助力街区发展
此次调研,实践团对河街的历史与现状形成了全面认识。河街的发展模式展现了“保护与创新并行”的思路,既坚守文化原真性,又融入多项非遗项目,打造丰富的文旅场景,将硬件建筑与软文化很好地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也为非遗手艺人的技艺传承和收入增加带来积极影响。
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实践团成员将结合大学生视角提出建议,为河街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河街的变迁是常德城市发展的缩影,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河街发展,用所学知识去守护历史根脉,激发时代活力,让大学生力量在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撰文|曾萌 徐阳平
图片|李亭萱
审核|施卓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亭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