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背景
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进程加速,留守老人面临经济、医疗、精神及养老服务等多重困境,破解难题关乎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老龄化率高于城镇,山东德聊地区尤为突出。青壮年外流致使农村空巢化、空心化加剧,留守、高龄及贫困老年群体占比攀升。
经济上,当地老人收入低,抗风险能力弱;养老服务方面,虽已建成部分机构,但设施和服务质量待提升,专业人才短缺。受传统观念影响,居家养老倾向制约集中养老模式推广。此外,聊城、德州经济水平(聊城人均 GDP5.2 万元,德州 6.1 万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两地养老服务供给与资源配置存在显著不同。开展聊德地区农村老人问题调研,对落实国家战略、完善养老体系、探索区域特色养老模式意义重大。
团队介绍
团队课题: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农村养老困境破解和服务优化调研团队——聊德分队
团队指导老师:廖芬 王丹阳
团队队长:保险学院2024级王玉欣
队员:吴振博、王文博、焦梓涵、夏胜爽、张乐娟、楚林林、张子涵、李佳烨、孔鑫艺、张露瑶
调研过程
7月3号队员前往德州市齐河县永嘉社区与永顺社区,与社区负责人沟通了解了社区的养老服务及需求。采访了社区书记,了解了该社区的失能老人及半失能养老服务及养老困境。社区负责人介绍,长期护理保险项目会有政府或医保部门人员每月进行上门服务,家庭也可获得补贴,可以减轻照料者的压力,前提是需要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庭自己申请。社区负责人认为目前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两点:一是应加大宣传力度,部分家庭对于养老政策的认知不够,甚至不相信长护险项目;二是希望能够提供专业养老服务,增加专业人员,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性。
图为队员采访社区负责人
在社区服务人员陪同下,队员走访失能老人家庭。第一位半失能老人家庭中,照料者是八十多岁的老党员、退伍军人,身体硬朗且心态积极。该家庭申请长护险后,每月有专人上门护理,看病也能报销,极大缓解照护压力,加之儿女就近照料,老人对养老政策赞不绝口,直言 “政府这一套太好啦!” 走访第二位失能老人家庭时了解到,其日常生活得到妥善照料,照料压力有所降低。不过从社区工作人员处得知,并非所有失能老人家庭都如此,部分家庭因经济等因素仍面临照护难题,且多数老人既抗拒去养老院,也不了解长护险制度。
图为队员在德州市齐河县永嘉社区合影 7月5日,团队成员前往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康颐养中心进行调研。据护理人员介绍,该中心是位于开发区的三星级公立养老院,共设有255张护理床位。 通过与负责人及老年人的交流,团队了解到当前的养老现状:失能老人比例约占40%,院内人员平均年龄接近70岁。 其中,也有部分相对年轻、约50多岁便需护理服务的老人。 此外,负责人提及,该行业在护理人员选择上倾向于年龄稍长者,这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的决定。
图为队员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康颐养中心合影 团队走进二楼进行深入观察,该养老院采用医养结合模式,比如在观影视中包括了多人活动室,肢体协调能力不错的可以做健身操或唱唱歌,对于术后出院有后遗症的老人就可以在健身房做日常的康复活动。养老院也十分注重卫生情况,一天两次更换衣物,卫生间、房间的地面、桌椅等全部清扫一遍。团队成员提出陪护价格方面的问题,护理人员告知因为有一个官方的控价,所以价格不会很高,陪护价格一般为2000元左右,包含吃饭、用水、用电、清洁打扫、整理收纳、日常护理等,甚至于在市区的某些养老院,如果是全天陪护,需要4000元左右。
同时团队也询问了老年人在这里的生活及感受,像颐养中心中对老人的日常出行、辅助吃饭等服务都非常周到,护理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老年人在这里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好,在与一位老太太交流的过程中,老人表示养老院的照顾非常全面细致,没有什么烦心事。护工一般是一对多,一个护工照顾3个可自理老年人和2个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图为队员采访老年人
最后对于目前养老面临的困境,我们了解到大多是迫于家庭情况与个人自身的情况,选择入住的老年人10个中有9个是家人工作而无法抽出时间照顾,且如果家庭中照顾老人的子女一般也没有专业的照顾方面的能力,此时养老院就成为照顾老年人的最佳选择。
调研总结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聊城、德州地区开展 “农村养老困境破解与服务优化” 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留守老人数量增加,其面临的经济拮据、就医困难、精神孤寂等问题凸显,养老挑战严峻。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团队梳理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社区养老设施匮乏、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同时,也清晰捕捉到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支持、医疗照护及精神慰藉的迫切需求。此外,养老金水平偏低、养老机构供给不足等问题也亟待破局。此次调研表明,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关乎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也是减轻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关键,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高校学子,我们正系统整理调研成果,旨在为政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美好愿景,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和谐社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玉欣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