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李博航 唐静雯)“民间蕴藏着文化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愿茶山这朵艺术奇葩愈发鲜艳。”7月1日,温州商学院“鹿鸣”暑期社会实践队共同拜访了浙江省“非遗”百鸟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大普,在交谈中感受百鸟灯技艺的源远流长与兴衰变化,身临其境,回溯王大普与百鸟灯的故事,探寻这门古老技艺的活态传承之道。
▲图为实践队与王大普合照
▲图为“非遗百家坊”泉川艺社
实践队走进“非遗百家坊”泉川艺社,参观手艺人们制扎百鸟灯的工作坊。现场,团队提前设置好访谈题目,详细询问了百鸟灯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当代传承路径等疑惑,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更多非遗背后的故事。王大普寄语温商院学子及更多年轻人多运用时尚新创意,继续为百鸟灯、为非遗项目打造更多实用、和时代融合的方式。灯罩、台灯、文创产品,都是他在访谈时聊到的奇思妙想。未来,他更希望百鸟灯能参与到日常生活中来,保持文化生命力,让非遗技艺一直璀璨明亮。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谈现场
▲图为王大普为实践队介绍百鸟灯过程
实践队队长梅徐子渝表示,访谈中,王大普老师讲述与百鸟灯的渊源时,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这门非遗技艺的热忱。百鸟灯不只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维系着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唯有凝聚更多关注与守护,才能让这份灵动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为感谢实践队在高温中坚持到访,王大普在场创作梅竹石写意画,题写王冕《墨梅》诗句后赠予“鹿鸣”暑期社会实践队。访谈后,团队将所学所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介绍百鸟灯的AI视频《灯彩承光 百鸟传薪》,以科技赋能非遗,回馈给每一位一直在坚持的非遗传承人们。
▲图为王大普在场作画
▲图为团队参观当地住宅旧址
期间,实践队有幸踏访当地住宅旧址,感受当地历史底蕴。此次实践充分展现学校“善行天下 爱满校园”文化品牌,温商院学子们肩负温商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责任,深刻感悟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精神,更增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博航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