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薛佳程)近日,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智护蓝天生态保护实践队”走进南通环境教育馆,围绕“绿色发展团”专项,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通教育馆前的合影
南通环境教育馆是江苏省首批“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全省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综合性科普体验馆。馆内以“通达自然”为核心理念,集生态展示、沉浸体验、互动科普于一体,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南通生态保护宣传片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依次参观了“环保历史回眸”“南通环保实践”“环境医院”“地球生境”“绿色生活”“未来世界”“智慧环保”“大气超级站”等八大主题展区。在“环保历史回眸区”,队员们通过浮雕墙和彩绘作品,了解全球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演变;在“南通环保实践区”,切身体会到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特别是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所体现的生态产业理念,令队员们印象深刻。随后,实践队还依次参观了地球生境、绿色生活、未来世界等展区。在生态系统展示中,森林、湿地、草原等生境栩栩如生;而绿色生活展区通过真实家居场景,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宇宙探索与外星环境的介绍,更激发了队员们对地球生态安全的责任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队成员还积极参与多项互动体验项目,包括模拟骑行减碳挑战、生物多样性体感互动游戏等。这些沉浸式、趣味性的互动形式,不仅增强了队员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可视、可感、可操作的实践行动,进一步深化了环保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互动游戏--模拟骑行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互动游戏--体感捕捉
“这不仅是一场科普学习之旅,更是一种责任的唤醒。”一位队员在参观后感言道,“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思考如何将技术赋能生态保护,比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借助大数据分析污染源分布,或通过算法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本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项国家战略,更是每一位青年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
▲图为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与讲解员合影
此次走进南通环境教育馆,不仅是一次认知与思维的提升,更是“智护蓝天生态保护实践队”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深化“人工智能+生态保护”融合路径探索的重要一环。团队后续将继续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绿色公益活动,积极传播环保理念,用科技力量守护蓝天碧水,在绿水青山中书写青春篇章。
文字 | 薛佳程 周颖颖
图片 | 陈竹 顾辰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佳程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