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邵阳学院赴邵阳市新邵县酿溪镇王家坪村乡村振兴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宗旨开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团队紧密围绕着村情调研、产业探察展开,以务实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一、对话村委书记,锚定实践方向
首先,实践团队与王家坪村村委会书记邓雨民展开座谈。团队负责人向村委详细汇报了社会实践期间的产业助农、水质检测、送法下乡等规划方案。邓书记重点介绍了村里以“积分制”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模式——村民通过参与公益劳动、文明创建等累计积分,可在供销合作社兑换生活用品,积分制以村民参与村务、公益劳动、文明建设等行为进行积分量化,到年底,每户一人参与总结大会,积分排名前五的家庭会获得奖励。这一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不仅实现了1.5km道路的无偿建设,村民每人主动贡献五百元,还让村庄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实现零信访。由村集体领办的供销社盈利后进行村集体分红,再投入村庄建设,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旨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一创新机制能够有效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谈及村庄发展蓝图,邓书记特别提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服务构想:“村里让两位老人就近调解村民矛盾,构建高效的矛盾化解机制,不仅能够节省司法资源,还能够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村里筹备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老人们可以在此打牌下棋,丰富晚年生活。这样的模式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复制性,对其他乡村的治理有着借鉴意义。这番兼具温度与深度的规划,为团队后续实践提供了清晰导向。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书记展开座谈会)
二、探察孔雀摊营地,夯实助农根基
午后,团队实地走访了村内重点产业项目——孔雀摊生态营地。据营地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依托王家坪村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已建成集亲子研学、露营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旅基地。“目前营地发展最需要的是通过电商渠道打开农产品销路。”负责人的需求与团队规划的“直播助农”板块高度契合。
团队成员深入营地,营地内基础设施完善,停车区、小卖部、整洁的公共洗手间为游客提供便利;专业露营基地无需自带装备,让露营小白也能轻松体验。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清澈平缓的资江水,它像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而过,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裹挟着水汽的凉风瞬间驱散燥热。河滩上绿草如茵,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随手一拍便是朋友圈爆款大片。王家大院生态农庄的农家菜以新鲜食材和质朴烹饪,端出浓浓的乡土风味。此外,营地会不定期举办的特色活动令人满怀期待。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王家坪村于7月5日晚在孔雀滩营地举办了“村光大道”活动。本次活动参赛者为新邵县高三毕业生,他们用歌声唱响对母校的感恩,对青春的呐喊,对自己的肯定。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考察)
(图为王家坪村秀丽景色)
三、青春对话乡土,激活振兴动能
从村委会议室到田间地头,首日实践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乡村发展的蓬勃。孔雀摊营地“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更让团队坚定了以新媒体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信心。
团队后续将围绕策划、景区直播带货、送法下乡等板块持续开展工作。正如团队指导老师黄诗玮所言:“社会实践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像种子一样扎根乡土,在与村民的共同奋斗中书写实践答卷。”王家坪村的田野上,青春身影正与乡村振兴的蓝图渐渐融为一体。乡村振兴需要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没有坚实的基础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筑牢根基,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后续,团队将结合专业知识,为王家坪村制定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