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秦岭)7月30日,一支青年大学生实践团搭乘7053次公益慢火车,开展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深入探索该列车在串联齐鲁大地乡土文化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与功能。
▲图为实践团出发前部分成员照片
这列自1971年起运行的慢火车,连接淄博站与泰山站,全程184公里,运行时间约4小时20分钟,平均时速42.5公里,票价仅为11.5元。作为山东省内速度最慢的火车,它不仅是山区居民的重要出行工具,也因其沿途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和民俗文化,逐渐成为游客体验乡村慢生活的“移动风景线”。
▲图为实践团成员引导乘客做电子问卷图片
实践调研:沉浸体验慢火车文化魅力
当天清晨,实践团成员从淄博站出发,搭乘7053次列车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车厢内面对面访谈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团队围绕“慢火车文旅体验”“沿线文化资源认知”等主题,收集乘客真实反馈。调研中发现,乘客多以游客为主,他们钟情于列车缓慢的行驶节奏,享受沿途古村落、山林景观带来的视觉盛宴。不少游客多次乘坐,对列车运行时间和沿线景点如数家珍。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被采访乘客的合影照片
乘客普遍认为,该列车极大方便了山区百姓出行,对比汽车和高铁,其经济性与便利性尤为突出。有人专门乘坐该列车前往沿线登山景点,实现当天往返,出行成本极低。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采访乘客照片
站点调研:挖掘便民与文化展示新路径
中午时分,实践团抵达泰山站,分组开展候车室装置安置点调研,结合人流量、空间结构等要素,探讨站点文化装置设置的可行性。下午,团队继续前往莱芜东站,通过影像记录站点环境特征,探索以装置艺术展现莱芜文化、激发区域旅游活力的可能性。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泰山站前照片
▲图为莱芜东站站内照片
列车成为文旅融合重要纽带
实践团在调研中认识到,7053次列车不仅是交通载体,更是深度体验乡村风貌、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桥梁。其“慢”特质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感受齐鲁民风的机会,有效串联了沿线文旅资源。
▲图为慢火车车体图片
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探索“慢火车+文旅”融合模式,依托专业能力,为沿线乡村注入文化活力,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让更多人体会乡村本真与美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秦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