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拂过操场时,我们交换了种子

发布时间:2025-08-25 23: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柯梦贞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七月的风裹挟着暑气与蝉鸣,吹动了随县炎帝学校操场边新绿的树叶。我拖着行李箱,碾过林荫道细碎的阳光,风铃声响,心底那份沉甸甸的期待与忐忑渐渐被打开。去年恩施的孩子们在手机那头的期盼重新唤醒了我——正是他们纯真的目光与依恋,在我心田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渴望成为一棵能摇动另一棵树的树。如今来到随县,身份也悄然转变:不仅是大二师范生,更是这支团队副队长。

上岗首日,现实便给了满怀憧憬的我当头一棒——对接、安排、协调、沟通……事务倾泻而下,或许是我在准备阶段就想得太简单,在与当地老师沟通不畅时,那份茫然无措的窒息感终于冲垮了我。看到队员们在第一天就发生了数不清的意外,应该先处理问题再解决情绪的我竟先一步让防线崩溃。泪水滑落,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也是对肩上责任的惶恐,幸而,指导老师和队友们及时的宽慰让我重拾信心。那一刻,我才懵懂初醒:领头雁不仅需要振翅高飞的勇气,更要懂得梳理羽翼下的每一缕风,凝聚起整个雁阵的力量。管理一个班级,带领一个团队,远非仅凭一腔赤诚便能成事,它需要更深植于土壤的根系,更沉稳应对风雨的心力。

第二天晨光驱散阴霾,一切步入正轨。忙碌的节奏反而让内心沉淀下来。我努力将个人情绪收拾妥帖,将全部心力倾注于课堂上——我带他们体验甲骨文古老智慧跳动的脉搏,手工捏出象形文字的奥秘;唇枪舌剑在“两弹一星”的辩论场上交锋,思辨选择背后的责任与担当;五彩的粘土在灵巧的小手中幻化出天马行空的梦想;无声课堂中,我们初学手语便于日常生活交流,感悟聋哑人维权之路的艰辛,无声世界里的坚韧;草药的芬芳里,专注调制驱蚊水的神情,是对自然馈赠最质朴的感恩;诗词的国度里,我们遇见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多面的诗人;阅读的海洋里,既激荡着抗战烽火的壮烈回响,也流淌着祖国山河的壮美画卷。

▲图为关于“两弹一星背后的选择”的辩论课堂

我欣喜地见证着变化悄然发生:他们眼中的世界在推开一扇扇新窗,好奇的火花被点燃,小手在创造中变得自信灵巧,对历史长河愈发好奇探究,对世界的差异也萌生了理解与共情的嫩芽。那个曾捏出歪歪扭扭“东风一号”的小男孩,眼神亮如星辰,“老师,我以后会造出真的!”而我自己,也在这场全身心的投入中悄然蜕变:渐渐褪去了对讲稿和ppt的依赖,曾经绞尽脑汁也填不满的四十分钟课堂,如今却总在孩子们意犹未尽的追问声中显得那样短暂,时间仿佛被他们求知若渴的热情争抢着,总是不够用。

▲图为上完有关抗日战争的课程后,学生十分感兴趣,放学仍在追问老师。

管理这群如小兽般精力充沛又心思细腻的孩子,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初时,我以为只需板起面孔、提高声调,便能竖起权威的围墙。然而,他们清澈又敏锐的目光,总能轻易穿透那层虚张声势的薄纱。我开始尝试“不怒自威”的力量,用短暂的沉默换取自觉的安静;恩威并施成了行走其间的智慧。一次感冒失声,竟成了意料之外的“教育契机”——看着我说不出话的喑哑模样,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关切,课堂秩序反而出奇地好,举起的小手也如雨后春笋般踊跃。那一刻,无声胜有声。

面对他们,我的心总是柔软的,儿时记忆里最温暖的画面,便是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如今,我也将那些曾深深打动我的经历分享给他们,用真诚叩击真诚,用心灵触碰心灵。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陪伴,却汇成涓涓细流,悄然浸润着彼此的心田。

结业典礼上,亮起三周时光的短片,礼堂里被低低的啜泣声填满。原以为爱哭的自己会是第一个泪流满面的人,却不曾想,竟是他们的泪珠,先一步淋湿了我心房的堤岸。放学时,小小的身影如潮水般涌来,紧紧抱着我,呜咽声此起彼伏:“老师,你不要走…”“老师,你来考我们学校当老师好不好?”……最让我心尖震颤,瞬间红了眼眶的,是那个平日里最安静的小女孩。她举一反三用我教过的手语“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小朋友”,无比郑重地对着我比划:‘你是——世界上最棒的——老师!’另一个平时很调皮的男孩抬起泪痕交错的小脸,说:“老师,我以后也要当老师,像你一样。”他们的泪水、挽留的话语、无声的手语,不仅是离别的不舍,更是对这段共同浇灌、共同生长的盛夏时光最深情的礼赞。而那稚嫩却坚定的“我也要当老师”,则是最动人的回响。

▲图为离别之际最后一天的体育课上师生一起玩游戏的休息间隙,学生抱着志愿者的手希望不要离开。

这二十个日夜,我播撒下知识、视野与爱的星火,而他们,回赠予我信任、勇气与对教育最本真的信念,成为支撑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教会了我如何真正在教育的土壤里向下扎根——用耐心和真诚滋养幼苗,用责任支撑担当的枝干,在磨砺与突发挑战中淬炼,生长出更坚韧、从容的自己。原来教育绝非单方面的塑造与输出,它似操场边的树木,相互致意;如天空中的云朵,互相靠近。灵魂与灵魂之间,唯有以真心触碰真心,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激荡出如此悠长而深远的回响。

每年都将有一批热忱青年来到这里与真诚的你们相遇,而我也将带着你们给我的感动与收获奔赴下一片热土。

风拂过操场时,我们交换了种子。满载希望与可能的种子,早已乘着那风,飘向各自生命的远方,静待着下一个春天,破土而出,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柯梦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