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谈灵飞、顾佳凝、马舒然)七月中旬,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红柚星火行”志愿服务队以“算法已迭代百版,社保仍在‘加载中’”为主题,赴苏州市工业园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全职与兼职外卖骑手作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访谈、专家对话和资料整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权益难点与制度改进方向。
这是团队在完成线上培训与课题讨论后的首次集中线下行动。成员们分工明确,负责访谈、拍摄、记录和信息收集,力求用一手材料展现外卖行业的运作逻辑与骑手的真实处境。
走进骑手:算法与现实的赛跑
在外卖站点和餐饮门店,调研团队与多位骑手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高强度工作背后的真实故事。
不少骑手直言,平台派单时的预估送达时间与实际路况、出餐速度之间常有差距,突发状况频频加大配送压力。恶劣天气、餐厅备餐延迟、小区出入受阻等情况,都会让原本紧凑的时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且有的小区不管怎么沟通都不让外卖员的车进,我们只能步行送餐,这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超时。”一位骑手说。
在算法的调度下,骑手的配送节奏几乎被系统锁定,灵活调整的空间很小。多名受访者提到,平台考核机制更看重准时率和单量,延迟会直接扣分并影响收入。由于收入来源单一,他们必须长时间保持高频接单才能维持稳定收益。
社保覆盖率不足同样是突出问题。虽然部分平台已为全职或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但仍有大量灵活就业者被排除在外。
图为采访骑手现场。谈灵飞 供图
访谈教授:制度破局的可能路径
为了避免调研仅停留在现象层面,团队采访了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杜伟泉。
杜伟泉老师指出,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虽不属于工会成员,但依旧受到《劳动法》保护,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诉讼等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然而,这一群体普遍组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不足、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使得维权成本居高不下。
他建议,可以探索面向灵活就业群体的专门工会组织,为其提供集中表达诉求的途径。同时,也可借助人大代表等制度渠道,将骑手群体的需求带入政策制定环节,实现由个案解决向制度保障的转变。
图为采访教授现场。谈灵飞 供图
整理素材:从故事走向建议
一整天的走访结束后,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集中整理资料。录音、手写笔记、影像资料和政策文件依次分类归档,大家一起复盘当天的行程与感受。
有人回顾骑手的叙述,有人整理专家的观点,还有人对拍摄素材做初步剪辑。不同的声音和视角在讨论中碰撞,逐渐拼合出一幅关于外卖行业运作机制与从业者生存状态的立体图景。
对团队来说,整理素材不仅是信息归纳,更是一种由感性观察迈向理性分析的过程。每一段采访、每一张照片,都是调研与现实之间的连接,也为后续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打下基础。
图为整理素材现场。谈灵飞 供图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红柚星火行”志愿服务队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为核心议题,在一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观点和资料分析,走出了“发现问题—记录现象—探索对策”的完整路径。团队将关注点放在算法管理、社保参保和责任划分等关键环节,力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行业改善的建设性建议。
队长谈灵飞表示,团队会持续关注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处境,将校园的思考与智慧转化为改善劳动保障的社会力量,让调研成果不仅留在纸面,更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让城市中每一次奔波都多一些安全感与归属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顾佳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