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助农进乡村 青春赋能养殖业

发布时间:2025-08-23 16: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恬曦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黄恬曦)7月7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团队赴安徽省庐江县闸山村,以“科技赋能畜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特色养殖产业是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而闸山村的肉牛养殖产业,正凭借科学养殖与创新模式,书写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答卷。

团队首先走进庐江县村播孵化基地,与基地运营负责人深入交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基地“村播+畜牧产品”的运营模式——通过专业培训培育本土主播,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推广当地肉牛制品及相关衍生品,有效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团队成员现场观摩直播流程,了解主播如何结合肉牛养殖故事、产品品质特点设计内容,直观感受到电商平台为乡村养殖产业带来的流量红利与市场机遇。

随后,团队前往吉友牛养殖合作社,聚焦肉牛养殖核心环节开展专项调研。在合作社饲料研发区,技术人员向团队展示了不同阶段肉牛的饲料配方,从玉米、豆粕等基础原料的配比,到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添加,详细讲解了饲料营养均衡对肉牛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的影响。团队成员结合动物营养专业知识,围绕“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饲料转化率”与技术人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优化原料采购渠道、科学调整饲喂周期等建议。

走进合作社养殖区,团队成员立即投入肉牛状态观察工作。大家分工协作,通过观察肉牛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粪便形态等,判断肉牛健康状况;同时检查养殖栏舍的通风、温控、清洁情况,结合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提醒合作社工作人员定期做好消毒防疫,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以前靠经验养牛,现在有大学生团队带来专业知识,我们养牛更有底气了!”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

吉友牛养殖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自身规模扩大,更形成了明显的产业辐射效应。合作社优先吸纳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业,从饲料搅拌、肉牛喂养到日常管护,为村民提供多个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王大姐表示:“在合作社上班,一个月能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此外,合作社还与当地饲料供应商、肉牛收购商建立长期合作,间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既为合作社提供了科学养殖建议,也在实地调研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会持续跟踪闸山村肉牛养殖产业发展,通过技术指导、资源对接等方式,为乡村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支科技帮扶团队正以专业之力,助力闸山村的肉牛养殖产业稳步前行,点亮村民的致富路。(通讯员 [可填写通讯员姓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恬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