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三下乡:星火燃亮民族魂,七彩童梦绘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23 16: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平川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近日,成都师范学院“星火”团队13名成员,深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星火燃亮民族魂,七彩童梦绘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团队以“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双轨并行模式,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为当地社区儿童打造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图为星火团队成员在越西县感恩社区合照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分成3组,携带彝汉双语宣传资料逐户走访。面对面宣讲课程内容、解答家长疑问、登记报名信息,当日即发放资料220份,回收报名表126份。“户户知晓、生生覆盖”的目标初步达成。次日上午,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招生宣讲会现场座无虚席。系统介绍的项目背景和课程安排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报名台前排起了长队,当日即完成所有班级的满额招募。社区居民李女士表示:“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好好辅导孩子。听说大学生来,不仅能教知识,还能带他们做游戏,我们特别放心,也感谢这些年轻人!”志愿者马海洛洛也观察到:“这里的家长很重视孩子教育,都非常积极地把孩子带过来报名。相信在家长和同学们的配合下,活动能圆满完成。”

▲图为一位彝族奶奶在招生现场为孩子们登记报名七彩课堂

随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是固定的课业辅导时间。团队根据学生年级和知识掌握程度分组教学。低年级课堂上,卡通插图、绘本和儿歌被用来生动展示汉字结构、英语单词和数学概念;高年级学生则在志愿者指导下,用思维导图梳理应用题逻辑,结合生活实例理解英语阅读。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的场景成为常态。“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不懂的会及时问。”志愿者沙马建平说。完成作业后,孩子们争相展示成果,学习的自信心在点滴中积累。

▲图为志愿者辅导学生学习英语拼读

下午的兴趣课程则打开了另一片天地。音乐课上歌声悠扬,传递着快乐;羽毛球课程在欢笑声中传授技巧,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绘画课上,孩子们以“动物”为主题,用画笔自由描绘童趣世界,“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把想到的画下来是件很美好的事,”志愿者李鑫兰赞叹道;舞蹈课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习彝族达体舞,摆臂、转圈等基础动作在笑声中练习,民族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创意积木搭建则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合作精神,共同完成的“城堡”、“桥梁”作品让他们成就感满满。

▲图为团队成员教授彝族达体舞

除了基础课业和兴趣培养,团队还融入了多元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普法安全知识、暑期防溺水宣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等内容,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活动期间恰逢彝族传统火把节,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孩子们一同参与了“泼水”祈福和篝火晚会,亲身体验并融入当地民族文化。身着节日盛装的孩子们与志愿者、社区老师共同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图为火把节民俗活动时团队成员和儿童们出发的场景

为确保活动顺利,团队与城北感恩社区保持了紧密沟通。通过定期会议、分工协作,双方及时交流信息,共同推进各项安排。社区负责人对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实践不仅丰富了越西儿童的暑期生活,也为成都师范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乡村、服务社会、提升能力的宝贵平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了青春力量。

撰文 | “星火燃亮民族魂,七彩童梦绘未来”星火团队

图片 | “星火燃亮民族魂,七彩童梦绘未来”星火团队

审核 | 李平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平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