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赵云圣) 7月14日,长安大学赴天津“赓续红色血脉·探寻文化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天津静园与张园,感受多元化西洋建筑风格与天津百年历史,在砖石瓦木间探寻近代建筑的智慧,在历史场景中触摸时代变迁的脉搏,用青春视角读懂建筑承载的历史文化记忆。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馆内展品以及历史照片。
实践队首站来到静园,欧式拱形门窗与中式雕花装饰相映生辉,两种风格的融合展现出近代天津建筑的独特韵味。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静园的整修过程中,将先进的现代技术和材料应用到老建筑中,同时也对建筑原有的房屋布局与建筑构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静园完美践行了"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保护理念,为津门建筑遗产保护树立了典范。静园是首个按照地方立法进行腾迁整理的历史风貌建筑,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完整地诠释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整理原则,在天津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离开静园,实践队来到张园。这里的建筑同样独具特色,不对称形式的楼房设计,兼顾了实用性与美观性。走进大厅,厅内演绎着情景剧《津门往事》,百年前的先进学生高呼着“拒绝在巴黎和约巴黎合约上签字”。,光影交叠,成员们仿佛跨越百年,两代学子在此刻产生灵魂共鸣。展区内的陈列,记录了天津从解放,接管,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再到建设的百年历史。展区陈列以解放为起点,完整呈现了天津从接管政权到建设发展的世纪征程。
图为实践队员在静园庭院中合影。
此次双园之行,队员成员们经历了建筑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洗礼。这行中,让队员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老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智慧。静园修旧如故的匠心,张园中西合璧的巧思,静园修复时的严谨态度,张园建筑中的巧妙设计,都让人深受启发。作为建工建筑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未来将以专业为笔所学专业知识为支撑,为历史建筑续写新篇,为老建筑保护贡献青春力量,让历史文脉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云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