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青鸟联农实践团参观源泉镇联村党委成果展厅

发布时间:2025-08-24 00: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管冬河 刘倩彤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青鸟联农实践团前往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联村党委成果展厅,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调研。为深入了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路径,挖掘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发展的典型经验,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展厅、聆听讲解、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感受源泉镇以党建为核心驱动产业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案例,为团队后续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积累鲜活素材。

图为青鸟联农实践团在党旗前合影

党建为基: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走进成果展厅,明亮的灯光下,组织架构展示区的大幅展板首先吸引了实践团成员的目光。“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源泉镇党委统筹下的猕猴桃联村党委组织体系,这个体系覆盖了 13个行政村,直接服务 4730 户群众。” 展厅讲解员手指展板上的组织架构图,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展板上,镇党委、联村党委、村党组织三级联动的结构清晰明了,不同颜色的标注线将各层级的职责与联动机制直观呈现。实践团成员拿出笔记本,一边记录一边提问:“请问在实际运行中,联村党委如何协调13个村的发展需求?”“主要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让各村党组织牵头,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讲解员指着展板上的数据继续介绍,“仅去年一年,就实现村集体增收 300 万元,群众直接增益 450 万元。” 听到这组数据,实践团成员们纷纷点头,并不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产业为翼:解码振兴发展“源泉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实践展区里,“组团作战”“产业联动”等模式依次铺展。实践团跟随讲解,了解到源泉镇借联村党委力量,打造标准化猕猴桃产业园,破解“销售难”痛点,以“1+1+N”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产业链。28个党组织书记领办31个重点项目,麻庄西瓜种植、黄台村蔬菜培育等落地生根。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展板前交流,深入理解“党建+产业+创新”发展逻辑,探寻产业振兴的“源泉密码”。

图为实践团在展厅内聆听产业讲解

品牌赋能: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版图”

随着参观深入,实践团成员来到产业延伸与品牌打造板块,这里展示的“源泉好品”系列产品让成员们眼前一亮。展区内,猕猴桃果汁、猕猴桃面膜等深加工产品整齐摆放,包装上统一的“源泉好品”标识格外醒目。“为了延长产业链,我们与高校合作,共同研发了这些深加工产品,既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拓宽了市场渠道。” 讲解员拿起一瓶猕猴桃果汁向成员们介绍。

图为实践团在展厅内参观农产品深加工样品

服务为要:彰显基层治理“民生温度”

多元发展与服务展区,呈现乡村治理温度。双拥共建中退役军人投身猕猴桃产业,志愿服务助销农产品、解群众难题,服务站“决策咨询、矛盾调解”等职责,体现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实践团成员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活力,理解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全方位实践。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聚焦板块学习的场景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源泉镇联村党委以党建为笔,绘就产业兴旺、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画卷,为高校学子研究乡村发展提供鲜活样本。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挖调研成果,把展厅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智慧”,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赋能,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乡村振兴实践的“现场教学”,更激励青鸟联农实践团以青春之思、青春之行,助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源泉模式”传播推广,让更多青春力量汇聚乡村发展战场,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管冬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