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融普 青春共梦——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团委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8-24 00: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梓慧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团委志愿服务队深入萍乡市东源村、小枧村、山口岩村、白源镇荷塘社区等多地,开展了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队员们以语言为桥梁,以专业为支撑,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走访调研 播撒推普理念

为切实掌握乡村地区普通话的使用现状与村民需求,志愿队深入藕塘边社区、白源镇荷塘社区、丰泉村等地,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交流、发放问卷调查、派送推普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中发现,随着乡村发展,村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家普遍意识到掌握普通话的重要性,但受限于缺乏学习机会和语言环境,实际使用普通话的能力较为有限。针对这一困境,队员们结合调研结果,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学习普通话的学习方法,积极鼓励村民参与社区组织的推普活动。

推普课堂 点燃学习热情

在荷塘社区的推普课堂上,志愿队队员们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词汇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发音规则。

随后,队员们巧妙借助趣味盎然的绕口令,如“八百标兵奔北坡”等,让村民在反复诵读中,掌握普通话的规范发音。村民们增强了使用普通话的信心,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

环保推普 建立环保意识

在山口岩劳动教育基地,队员们将推普与环保结合,用普通话向周边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等知识。随后还对田野、河边小道的杂草和垃圾开展了环境整治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让普通话在环保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推普与环保的双赢。

双语义诊现场 

在东源村、山口岩村等地,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团委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特长,融合语言特色,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提供血压、血糖测量、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

志愿队队员创新模拟医疗场景,围绕高血压、糖尿病、夏季中暑等常见健康问题,将“您的血糖有些高”、“要注意饮食习惯”等表达转化成村民易懂、易学的普通话短句。让村民在收获健康服务队同时,学习普通话,体会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双语急救知识讲座

志愿队队员特别开设了双语急救知识讲座,队员们一边通过普通话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关键步骤,一边用模拟人示范,向村民拆解动作要点,还邀请村民亲身实践。

针对村民对医学专业术语一知半解、无法用普通话明确表达的情况,志愿队队员用通俗易懂的普通话,结合当地方言,为村民普及医学专有名词,解答疑问,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学得会的实用技能,有效提升村民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健康科普进万家,急救知识入人心”。

在小枧村、卢德铭小学,志愿队专门为乡村儿童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推普教育课程,提升了儿童的语言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语言文化支撑。

围绕防溺水安全教育、关爱牙齿健康、急救知识科普等主题,志愿队队员采用PPT讲解、动画短片、情景剧模拟等形式进行授课。队员们通过教孩子们牢记“防溺水六不准”预防准则,背诵急救“安全口诀”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掌握对应普通话的内容,提升普通话水平。

志愿队设置了趣味手工课堂,开展黏土制作、沙画创作、石头画涂鸦等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了一个个别具童趣与创意的作品,在轻松愉快的手工课堂中激发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成长添砖加瓦。

此次活动,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与各项志愿服务有效融合,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普通话水平,更让推普在健康传播、医患沟通、儿童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志愿队将继续深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挺膺担当续写青春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与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梓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