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筑火薪潮队筑力“百千万工程”之金灶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7 14: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锦扬   阅读 8.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由广东金融学院14名师生组成的筑火薪潮突击队于2025年6月29日至7月12日前往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14天的实践中,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走访调研、素材采集、创意策划等方式,精心制作了多部展现金灶镇特色产业、红色文化和文旅资源的主题宣传片,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成果,以影像传播乡村发展故事,为当地乡村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图1 出发前与指导老师讨论相关事宜

在金灶镇花园村,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以连片稻田为核心的田园景观。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通过专业影像设备记录稻田风光和村内特色墙绘艺术。调研期间,团队走访了当地村民,详细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文旅发展等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此次调研,团队获取了大量反映花园村乡村振兴成效的影像素材,为后续宣传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当地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

近年来,金灶镇贯彻开展“万亩良田”计划,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实践团队前往水稻收割现场开展实地考察,通过观摩机械化收割作业、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当地农业政策在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具体成效,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实际变化。考察期间,队员们还前往汕头市潮阳区关埠茂盛农场参观和了解现代稻米加工——从稻谷清理、砻谷脱壳到多级碾白、色选抛光,每个环节都实现了资源效率最大化,体现出“适度加工”的产业理念。金灶镇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层智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提质不增量”的发展新范式。

图2 负责人带领队员参观关埠茂盛农场

小北山革命红色展厅,这一记录着革命岁月的“历史长廊”,是由原解放战争时期小北山武工队联络点——“红色”祠堂修缮而成。展厅由4个展室构成,分别是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第三展厅、武装情景室,系统梳理了小北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脉络。实践团队全面挖掘金灶镇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调研与艺术创作,精心打造了一部展现革命精神的红色宣传片。该作品以当代青年的独特视角,运用创新的影像语言,让红色故事焕发时代光彩。

图3 实践队员在小北山革命红色展厅参观学习

筑火薪潮实践突击队走进金灶镇特色果园,围绕水果种植、产销对接等关键环节展开调研。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技术学习,发掘当地农业特色,并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生动展现金灶镇水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此次行动不仅为农户拓宽了宣传渠道,也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贡献了青春力量。

筑火薪潮实践突击队在此次金灶镇乡村振兴帮扶活动中,突击队员深入基层,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给金灶镇带来的显著变化。通过走访考察,队员们详细记录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的具体成效,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且通过精心制作的系列宣传视频,生动展现了当地产业发展新貌和乡村建设成果。这些视频作品有效传播了金灶镇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筑火薪潮实践突击队顺利完成在金灶镇的“百千万工程”实践活动。在为期两周的实地走访中,青年学子们扎根田间地头,用镜头定格金色稻浪与创意墙绘的美丽邂逅,以青春视角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搭建了高校学子与乡村对话的桥梁,更让青年一代在行走乡土中读懂中国农村的发展脉搏。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与接力奋斗。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影像为媒、以实践为笔,在广袤乡土间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图4 筑火薪潮实践突击队成员在金灶镇政府门口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锦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