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任珈岷、宋芳语、孙永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扎根基层践行使命, 7月1日至11日,山东职业学院易安书院“正青春”社会实践队走进济南市历城区云湖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以传统文化浸润、艺术体育赋能、专业科普陪伴为抓手,将高校资源与青春活力注入社区,为青少年成长筑牢多元支撑。
戏韵棋趣与绳影飞扬 传统智慧与活力赋能
中国象棋课上,志愿者通过“马走日、象飞田”的口诀讲解棋盘规则,指导落子技巧并解答对弈疑问,引导孩子们在博弈中接触传统智慧。花样跳绳课堂中,志愿者示范单摇、双摇等基础动作,帮助孩子们掌握跳跃节奏,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提升自信。
戏曲课堂上,志愿者结合传统戏服讲解蟒袍龙纹的礼仪寓意,现场演绎经典戏曲片段展示“唱念做打”技艺。孩子们模仿身段动作、跟随唱腔哼唱,在互动中了解国粹文化底蕴。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讲解传统戏服的图纹寓意。
笔墨漆香与歌舞传情:文化技艺与艺术启蒙
书法课上,志愿者以“握笔如执筷”的比喻指导正确握笔姿势,示范“横平竖直”的运笔要领并逐字纠正书写细节。非遗漆扇制作环节,志愿者分步讲解选料、打磨、上漆等技艺诀窍,指导孩子们完成作品,增强动手能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宋芳语教授小朋友毛笔的握法。
器乐课堂上,志愿者引导孩子们通过触摸琴弦、感受鼓面震动了解发声原理,教授握拨片、打基础节奏的方法,激发对音乐的探索兴趣。舞蹈课中,志愿者结合青少年肢体特点拆解动作,以“膝盖微弯,手臂像小翅膀轻轻展开”等通俗指导帮助掌握动作,搭配儿童曲目让孩子们在练习中放松身心,教室中笑声与音乐交织。
▲图为实践队队员牟秋羽教授小朋友们跳舞。
铁轨寻梦与礼润童心:专业科普与文化传承
“小小铁路人”课程中,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用图片展示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从蒸汽机车到高铁列车,讲解技术突破背后的行业故事。互动环节中,志愿者解答“高铁为什么跑得稳”“信号灯颜色有什么含义”等问题,并通过模拟游戏让孩子们分组扮演“列车员”“调度员”,学习铁路安全知识,感悟行业严谨精神。
朗诵课上,志愿者精选《论语》《孟子》经典箴言,通过逐句领读、讲解含义加深理解,同步融入普通话发音训练,借助绕口令、情景对话纠正平翘舌、前后鼻音等难点。课堂同步开展趣味剪纸实践,让孩子们在读书声与创作中感受孔孟文化。
心理礼仪课围绕“孝亲敬长”主题,讲解传统礼仪背后的共情与尊重理念,引导孩子们分享“如何礼貌表达情绪”,并指导制作感恩贺卡,通过画笔与文字传递心意。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完成感恩贺卡合照。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系列课程不仅传授技能,更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与多元体验中挖掘潜力,为社区暑期生活增添活力。实践队将持续收集需求反馈优化课程,吸引更多学子投身基层服务,让“三下乡”实践扎根更深,为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 | 山东职业学院易安书院“正青春”社会实践队
撰文 | 任珈岷 宋芳语 孙永正
图片 | 吕梦浩 邓佳乐 雷攀
审核 | 孙梅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珈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