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8 月 17 日讯(通讯员 席海建 魏善民) 2025年8月上旬,苏州工学院“工魂先锋队”青年大学生团队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开展“青春聚力 同心格桑”民族团结专项社会实践,围绕低空科技应用、工业文明传播与苏藏青年交流推进校地合作,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
▲图为工魂先锋队在为学员们授课。杨玉峰 供图
拉萨现场,团队依托课程化设计推进实践。队员走进西藏博物馆、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拉萨市烈士陵园等点位进行现场学习与纪实采访,围绕“工业文明如何赋能拉萨现代化建设”开展小型研讨,并在八廓街面向青年游客和商户开展工业文化微宣讲与问卷访谈,梳理社区在治安巡查、环境监测与公共服务宣传中的技术需求点。
▲图为社会实践培训启动仪式。杨玉峰 供图
8月7日,团队与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联合举办“苏工筑梦・智飞东嘎”实践培训活动。活动采取“理论 + 实操 + 社区服务”模式,面向基层网格员与在校青年开展无人机安全与基础操控、低空巡查流程、智能设备日常维护等培训。东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洋表示,此次合作将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为抓手,服务社区治理与青年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结束后,团队在街道周边开展地面站规划演示,辅导学员完成起降、悬停与固定航线飞行等操作,并结合社区治安与环境监测场景讲解数据采集要点与合规要求。有参训学员表示,课程“针对性强、可立即上手”。
▲图为工魂先锋队在为学员们授课。杨玉峰 供图
同日,双方举行“苏州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约定围绕青年科普、社区治理与产业观察开展中长期合作,联合推动课题调研与志愿服务。带队教师席海建介绍,合作将以问题清单制推进,把培训内容与社区实际需求对接成“可复用的操作手册”,并探索线上回访与远程辅导机制。
▲图为工魂先锋队在为学员们授课。席海建 供图
聚焦工业科普,团队开设“低空科技大讲堂”与“工魂大讲堂”。前者以《穿梭云端的“智慧使者”》《氢能无人机入门》为主题,通过结构演示、模型组装与试飞体验讲解无人机分类、飞行原理与动力系统,并面向学员派发低空安全提示卡;后者以《苏州工业故事汇:从“制造”到“智造”》为题,结合江苏援藏实践与西藏工业发展史,展示工业文明在公共服务与民生场景的应用。为增强内容的在地性,队员走访西藏工业博物馆,整理“工业设施—社区需求—应用案例”三类素材,形成面向社区的图文手册初稿。
文化互鉴贯穿活动全程。团队开展园林、昆曲、评弹鉴赏与学唱互动,介绍江南非遗的审美特征与当代传播方式,并与拉萨青年交流扎念琴、热巴舞等文化元素的学习经历。在互动环节,队员展示苏绣纹样的构图法则,邀请现场青年对比唐卡线描的构图逻辑,探讨两地传统艺术中的“工艺—叙事—符号”关系。队长屈瑞表示,希望以技术培训和文化交流“双轮驱动”,在协作中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图为工魂先锋队在为学员们授课。席海建 供图
据悉,本次实践按照“需求导向、可操作、可评估”原则形成三项阶段性成果:一是完成面向社区治理的低空科技入门课包与操作要点清单,助力基层网格员快速上手应用;二是产出工业文明科普讲义,为校地后续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基础素材;三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实践基地在课题调研、志愿服务等校地合作项目中落地。双方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在青年协作与社区服务领域的联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席海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