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内容,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一定进展,但治理机制不完善、重点不突出、评判标准不科学等问题仍较突出。为摸清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安徽省乡村环境使用处理现状,团队将于2025年8月2日-8月3日,在蚌埠市、怀远县、固镇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
成员们广泛收集政策文件、学术研究等资料,全面了解安徽省乡村环境治理的基础情况、现有措施及普遍难题。在此基础上,团队围绕实践主题深入探讨思路,明确调研核心方向,并详细制定调查进度,对每日的调研地点、对象、内容和时间节点进行了周密规划。
8月2日,团队按计划走访安徽省内乡村,开启实地调研。队员们通过细致观察和现场记录,直观感受到乡村环境的真实状况,发现前几年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水污染呈现双重形态:一方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倾入河道等明水区域,造成水体浑浊、异味弥漫,水中鱼虾数量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饲养家禽家畜产生的粪便及其他地上垃圾,经雨水淋溶渗透地下,导致地下水污染,对村民饮水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固废污染同样不容忽视,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村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路边、田边,形成多处小型垃圾堆积点;部分小型工厂的工业废弃物未经妥善处理便露天堆放。队员们意识到,这类垃圾若处理不当,会对地上、地下、空气三层环境造成破坏——地上环境因垃圾堆积脏乱不堪,影响乡村风貌;地下环境受垃圾淋溶污染,破坏土壤和地下水质量;空气中则弥漫垃圾腐烂产生的恶臭,危害村民身体健康。
8月3日,团队按预先安排对中环工作人员、社区人员、居民及村庄人员开展访谈。从中环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当前乡村环境治理在技术应用、设施维护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社区人员反映,组织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开展环保宣传时面临诸多挑战;而与居民和村庄人员的交流显示,绝大多数居民生活污水回收与综合利用意识淡薄,不少村民认为污水随意排放理所当然,未意识到其危害,同时还存在污水处理不规范问题,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因缺乏专业管理维护,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处理后污水仍不达标。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垃圾、污水虽尚未造成极其不良后果,但恶化苗头已显现。综合分析访谈和调查问卷结果,团队成员指出农村地区污水治理存在三大典型问题:一是村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及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农村垃圾、污水产生速度超过自然生态系统消化能力,治理系统缺失;三是环境保护经费紧张,影响治理效果。
此次月牙队的实地调研,为了解安徽省乡村环境使用处理现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团队表示将根据调研结果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环境治理贡献力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安徽乡村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美丽乡村蓝图将逐步变为现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云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