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残膜”变“石脑油”?这群农大学子巧用催化“点塑成金”!

发布时间:2025-08-16 21: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69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2025年7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点塑成金”创业团队,满载近10吨由农田废弃残膜转化而来的高品质石脑油,带着年轻创业者的热忱,走进新疆石河子市化工园区。一场“以专业创新赋能农业废塑料治理,用青春力量催化绿色化工未来”的实践探索,就此在产业一线落地生根。

破解残膜困局:从“白色污染”到“金黄油田”

新疆作为我国地膜使用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长期挑战。当地已初步构建回收网络,建立了数千个回收网点。然而,技术瓶颈仍旧存在——回收后的残膜资源化利用比例偏低,有效利用率不足35%,大部分仍依赖填埋或简单堆放,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洞察到这一痛点后,“点塑成金”创业团队依托专业技术知识,瞄准化工市场对高品质石脑油的需求。历经三轮核心催化工艺的迭代,团队成功破解了含杂废塑料(聚乙烯为主)高值化利用难题,将农田残膜高效转化为石脑油这一化工原料,转化产率高达75%,技术路线极具经济潜力。更为关键的是,针对转化过程普遍存在的高热能损耗问题,团队自主研发了原位再生技术及燃气自供能系统。这些独创技术不仅优化了石脑油的性能——表现为链烷烃含量提升、硫含量降低等关键指标的改善,更实现了生产成本的优化——相较传统或市场同类技术路径,每吨石脑油的生产成本降低近千元。

厂区实证:技术试用见证双重效益

为验证残膜再生石脑油在传统化工产业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点塑成金”团队带着产品走进了石河子市化工园区的生产车间。实践是检验技术的金标准:相较于常规原油分馏所得石脑油,利用残膜再生的石脑油因其独特的高链烷烃特性,在后续聚乙烯(PE)的生产过程中,成功提升了反应效率与产品收率。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提升,赢得了合作企业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从“白色污染”到“黄金油田”,这场技术赋能的蜕变已然开启。未来,“点塑成金”创业团队的目标远不止于农田残膜。他们将以此成功案例为核心,致力于将创新技术推广至各类废弃塑料的高值化再生利用领域,践行“让每一克废塑料,都成为流动的绿色财富”的创业使命,为“无废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中国农业大学“点塑成金”创业团队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