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中国药科大学“本草兴邦·黔药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贵阳药用植物园和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学习中医药文化。
实地探索黔药知识
团队主要由药学和中药学专业学子组成,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提高专业素养、扩展专业知识并弘扬中医药文化。贵阳药用植物园是以天然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为主,兼顾游览观光的市级园区,具有科研、科普、生产、游览四大功能,荣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称号。团队首先向园区南面出发,参观了药食同源圃、药性圃等处,随后向园区西北面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前进,沿路参观了苗药园、百草园等区块。团队通过实地参观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观察到了园区内丰富的贵州药用植物资源,拓展了专业知识的范围。
▲图为团队合照。
随后,团队到达植物园内设立的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通过展馆二楼的药用资源厅、药用动物/矿物资源厅、贵州民族药用资源厅、贵州中药产业厅及中医药传统文化厅五个展厅,详细地学习了解了贵州的道地药材资源、产业及文化。馆内展览的贵州本土药材标本数量众多,涵盖动物、植物、矿物多个种类,生动展现“黔地无闲草”的资源禀赋和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的深厚底蕴。
▲图为队员在馆内学习
创意发扬中药文化
在实地调研与学习后,团队成员以学习收获为基础,通过创作衍生艺术作品与特色文化产品传扬中医药文化。如以贵州道地药材淫羊藿为原型,融合药材形态特征与苗族传说,创作出动漫人物"苗藿藿"与其衍生漫画绘本、钥匙扣等文创。据团队设计成员介绍:“叶和花模拟苗族传统头饰,辫子模拟淫羊藿花序形态,花粉寓意文化传播,让千年苗药焕发新生。”
▲图为“苗藿藿”漫画
▲图为“苗藿藿”形象钥匙扣
本次实践“本草兴邦·黔药兴乡”的队员们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以文化创新助力黔药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正如队员感悟:“愿以今日草木芬芳,传承文化千年荣光”,青年一代的中医药学子必将肩负起弘扬中药文化、振兴民族医药的双重使命。
撰文 | 高烨 陆可欣
图片 | 李星桦 毛素慧
审核 | 陆可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可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