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红旅兴乡队奔赴长沙市开展文旅深度调研,旨在探寻红色历史脉络,感知文旅融合温度,以实践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探索。
观旧址短剧,悟红色底蕴
在讲解员专业引领下,团队成员们踏入中共湖南省委旧址,走进陶承事迹陈列室与刘畴西事迹陈列馆。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珍贵史料、生动展陈,让大家沉浸式触摸当地红色文化肌理。
“1930 年 10 月,省委机关迁至此地,以碓坊为掩护开展工作,王首道任‘掌柜’,王绍坤、王绍兰姐妹以‘店员’身份协助。后因叛徒出卖,机关暴露被迫转移,姐妹俩被捕后为保守党的秘密英勇牺牲。”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这段历史,团队成员们无不动容,纷纷表示要铭记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无论未来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陶承事迹陈列室展现了这位“革命母亲”的动人故事。受丈夫先进思想的影响,她开始走向革命。丈夫和两个儿子的先后逝世以及身体原因,都没有阻挡她革命的步伐,她用行动践行“跟着党走”的初心。这些事迹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革命母亲在浪潮中的坚韧,体会到革命家庭为信仰付出的沉重代价与决心。
刘畴西事迹陈列馆则展现了这位革命将领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在东征中失去右臂后仍投身革命,屡建奇功。被俘后,他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终血染南昌,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气节。团队成员们通过聆听讲解、参观文物与历史照片,深刻感受着革命先辈为信仰不惜牺牲的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们正在参观刘畴西事迹陈列馆
在陶承事迹陈列室旁边,革命短剧《母亲的歌》精彩上演,以艺术之姿重现其故事。团队成员们观剧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深刻领悟到革命先辈的大爱情怀与奉献精神。
这些红色旧址与展陈,如同鲜活的历史课堂,让团队成员们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摸清了古镇红色资源的“家底”,为接下来持续深耕靖港古镇红色文旅融合路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访商户游客,察文旅发展
为全方位洞悉当地红色文旅发展,团队成员们对商户、游客展开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调研对象多元,涵盖皮影戏非遗传人、《独臂将军刘畴西》创作者朱国强老师,政府工作人员及普通商户与游客。
图为团队成员们正在准备访谈
朱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多年来潜心传承古老艺术,他将红色故事融入皮影表演,让传统艺术与红色文化碰撞出独特火花,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刘畴西将军的英雄事迹。政府工作人员从宏观角度介绍了靖港古镇红色文旅的发展规划与资源调配,让团队对当地文旅发展整体布局有了清晰认识。普通商户讲述着红色文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游客们分享了游览体验与对红色文化的感受。团队重点了解了红色文旅资源现状、文化传承情况及发展需求,力求全面掌握真实面貌。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皮影艺术展示馆的工作人员看到成员们在烈日下被炙烤得大汗淋漓,便主动切开西瓜,为大家送上一份清凉。忙碌的商户们也十分贴心,他们不仅耐心回答团队的提问,还不忘打开风扇,为队员们送去阵阵凉风。游客们不仅耐心地填写问卷,还主动分享自己的游览体验和对红色文化的见解。这种热情的配合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当地人的淳朴与热情,更成为调研加速推进的强大动力。通过与各方的深入交流,团队清晰地捕捉到了红色文旅发展的现状与待解问题。例如,古镇的宣传力度还不足,交通也不够便利等等。这些问题都为团队后续的研究和建议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
此次靖港古镇调研,是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探索的双向奔赴。团队成员们既在历史遗迹中读懂红色精神,也在调研实践里明晰红色文旅的潜力与挑战。红色文旅是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靖港古镇有着丰富红色资源宝藏。期待未来以创新为笔,以传承为墨,讲好红色故事,激活文旅动能,让红色基因借文旅之力持续扎根生长。团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收集的一手资料为基础,进一步梳理红色文旅资源,为后续活化策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助力探索红旅兴乡有效路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英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