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暖乡土,实践赋能兴乡村

发布时间:2025-08-13 15: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付瑶 刘小宁 陈芳 陶彦辰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桂林理工大学 暖心百坭筑梦队 文明暑期实践团深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开展了一系列扎根乡土的实践活动。成员们以艺术滋养童年、用技能赋能村民、借知识点亮梦想、凭宣讲传承精神,在红土地上书写了青春服务乡村的生动篇章。

艺营研学润童心,画笔勾勒暖时光

实践团首站来到百坭村社区活动中心,这里成为孩子们施展创意的艺术乐园。成员们围坐桌前,耐心指导孩子们用画笔捕捉生活中的暖心瞬间。稚嫩的笔触下,既有乡村生活的质朴场景,也有童真世界的纯粹善意。

实践团成员刘小宁表示希望 通过 以艺载情 的方式, 乡村儿童带艺术教育的明媚光彩,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生活之美,传递温暖心意。

影像教学赋新能,镜头定格乡村貌

在百坭村会议室,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实用的影像教学活动。成员们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拍摄技巧,从田间劳作场景的构图捕捉,到民宿庭院光影变化的呈现,细致讲解如何用镜头记录家乡新风貌。村民们手持手机认真练习,希望通过影像作品让更多人了解百坭村的自然之美与发展活力。此次教学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技能水平,更激发了大家用影像讲述乡村故事的热情。

以前瞎拍都不好看,实践团娃娃教咱找角度、等光影 现在拍的稻子金灿灿,以后就能把咱村的新面貌拍得漂漂亮亮能让外人看看咱村多美,真高兴! ”一位参与培训的村民举着手机高兴地对实践团成员展示自己拍的照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为讲解村民拍摄技巧。刘小宁 供图

音标启蒙启智门,童声唱响求知欲

为助力乡村儿童语言学习,实践团成员走进小朋友家中开展音标教学。队员们化身 小老师 ,从基础发音口型示范到简单拼读组合练习,循序渐进帮助孩子们打通语言学习 任督二脉 。课堂上,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伴随着认真的跟读,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音标规律。这场教学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更在心中播下探索知识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为小朋友们讲解音标技巧。陈芳 供图

红色宣讲扬精神,丹心报国植理想

实践团还在百坭村开展了 戈壁铸剑扬国威 丹心报国耀千秋 主题宣讲活动。成员们向村民和孩子们深情讲述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到扎根戈壁荒漠隐姓埋名搞科研,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带领团队铸就 两弹一星 国之重器,钱学森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的赤诚之言直击人心。宣讲不仅让大家重温了波澜壮阔的科研历程,更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播撒在乡土间,种下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

“我们希望用画笔、镜头、知识与宣讲践行青春使命,虽暂别百坭,但浸润在壮乡的新风正气已融入行囊。 ”实践团成员郑燕珍表示深切感受到 百坭新风润壮乡的生动图景 ,有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邻里互助的温暖情谊、孩子们对未来的热切向往交织成动人画面。

未来,实践团将带着实践收获延续 筑梦 初心,让青春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道路上持续绽放光彩。

(通讯员:付瑶 刘小宁 陈芳 陶彦辰)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在“黄文秀先进事迹展览馆“的合影。陈芳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付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