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为此青绿”调研团成员走进淄博市博山区白虎山社区,以“红色基因育新苗,绿色发展护家园”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环保意识。
以“探险之旅”的形式展开,宣讲首站聚焦“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与泡桐树的故事。调研团成员通过“猜秘密”互动,逐步揭晓这位山东淄博博山籍英雄的身份——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团队成员介绍,焦裕禄在兰考任职期间,面对盐碱地、风沙岗的恶劣环境,带领群众种植泡桐树防风固沙。他不仅鼓励科研人员扎根当地解决种植难题,还建立护林制度,让“焦桐”精神扎根人心。如今,兰考的泡桐不仅改善了生态,更成为当地乐器产业的根基,带动百姓增收。
接着,调研团讲述了淄博原山林场“百人传水”的事迹。原山林场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是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典范。1960 年自然灾害时期,林场职工及家属组成百人队伍,以“之”字形手手相传的方式,用三天时间浇灌了全部树苗,保住了这片绿色希望。通过这段历史,同学们感受到了“战天斗地”的原山精神如何让林场从弱到强,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在“小侦探大发现”环节,成员引导孩子们总结出焦裕禄与原山人的共同品质:心系集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宣讲成员进一步阐释,这些品质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守护绿色则是这种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宣讲还科普了森林的生态价值——净化空气、保护水土、调节气候,以及社会价值——提供物资、承载文化,让同学们理解“爱树即爱家乡”的深层意义。活动最后,调研团呼吁同学们从节约用纸、不乱扔垃圾等小事做起,争当“护绿小卫士”。
此次宣讲团队立足博山地区实际,创新性地将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相融合,既让青少年了解了身边的英雄故事,也培养了他们的生态责任感,为红色精神传承与绿色理念播撒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宁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