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润童心: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英’为旬阳,微光成芒”暑期社会实践团为石门镇中心学校带来特色书法课堂

发布时间:2025-08-11 11: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伍嘉欣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伍嘉欣)在石门镇中心学校支教的时光里,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英’为旬阳,微光成芒”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发现孩子们对汉字的结构与韵律有着天然的好奇。支教队员伍老师与甄老师根据各学段特点,精心设计了不同年级的书法课程,带领孩子们走进笔墨的世界,感受横竖撇捺间的东方美学。

7月21日,志愿者队为八、九年级学生开设了首节硬笔书法兴趣课,由伍老师主讲。课程分为四个环节:汉字演变历程讲解、基本笔画教学与练习、字形结构美学讲解以及个人书签创作。

课程伊始,伍老师并未急于让学生提笔书写,而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历程,详细讲解了每个阶段的特征。在师生互动环节,孩子们围绕“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会出现什么问题”、“行书和楷书哪种更适合日常书写”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图为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问题

随后,伍老师展示了一组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从王羲之的飘逸到颜真卿的雄浑,从隶书的古朴到行书的灵动,孩子们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字迹。“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用线条表达情感的艺术。”伍老师讲解道。她现场示范了点、竖、横、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并通过大屏幕展示不同笔画在汉字中的运用。

实践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在田字格纸上练习基本笔画。起初,有的学生顿笔过重,有的收笔太粗,但伍老师始终以鼓励为主:“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她耐心地指导每位学生调整握笔姿势,对写得好的笔画及时给予肯定。渐渐地,教室里只剩下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让志愿者们倍感欣慰。

▲图为学生正在进行基本笔画练习

课程最令人期待的是书签创作环节。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一张精美的卡纸,用刚学会的书法技巧写下激励自己的话语。有的学生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诗句,有的选择“永不放弃”的励志格言,一位内向的小女孩则工整地写下“做最好的自己”。

“老师,我可以画个小太阳装饰吗?”一位扎马尾辫的女生问道。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学生们纷纷发挥创意,有的画星星,有的描花边,让每张书签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作品展示环节中,学生们自豪地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我选择这句诗是因为它教会我要坚持梦想。”一位男生说道。

▲图为学生书法作品展示大合影

这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孩子们手捧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书签,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伍老师看着学生们依依不舍的神情,欣慰地说道:“今天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你们与传统文化的美好相遇。希望这小小的书签不仅能标记你们阅读的进度,更能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为每一张笑脸镀上温暖的金色,也见证着这场关于笔墨、关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相信这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必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这样的课程既培养了学生的书法技能,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队队长赵莹表示。据悉,“微光成芒”志愿者队还将陆续开展户外写生、传统手工艺等系列文化课程,为石门镇中心学校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美育体验。

撰文 | 伍嘉欣

图片 | “‘英’为旬阳,微光成芒”志愿者队

审核 | 赵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伍嘉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