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太阳能科普活动在山东省德州市德馨社区和明月社区热闹上演。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学习社”伏脉千乡,光耀万家”暑期社会实践团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了太阳能的奇妙魅力。
魔法故事:太阳公公的奇妙旅程
“在遥远的太阳王国里,住着一位神奇的太阳公公,他每天都会把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实践团成员孟令业的开场白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围坐一圈,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
成员给孩子们通过故事引入科普内容。王相尧 供图
实践团成员们将复杂的太阳能原理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小狗与蝴蝶认识太阳能板”的故事情节,巧妙解释了光电转换的科学原理。孩子们听得入迷,不时发出惊叹声。“原来太阳能板是这样工作的!”当抽象的原理化作故事里的星辰,当深奥的知识变成手中的游戏,科学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开出好奇的花。
创意工坊:把太阳“放”进帆布包
在创意绘画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在定制的帆布包上尽情挥洒创意。五彩的颜料在帆布上跳跃,渐渐勾勒出孩子们心中的太阳能世界。“我要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还有好多太阳能板!”孩子们一边认真涂色,一边向实践团成员们解释自己的创意。孩子们的作品各具特色,都展示了他们内心的美丽世界。
团队成员和小朋友共同绘制主题帆布包。王相尧 供图
实践团队长王相尧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感慨道:“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用画笔表达对清洁能源的理解和想象,这些作品比任何教科书都更有说服力。”
动手实践:太阳能小车“跑”起来
在明月社区最令人期待的环节莫过于太阳能小车的制作了。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件:黑色的车轮、闪亮的太阳能板、彩色的导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组装。
“小心,这个螺丝要对准孔位……”实践团成员高仁哲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他们虽然小手还不够灵活,但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成功地将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
组装好的小车模型在太阳下奔驰,孩子们兴奋地追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的笑容。实践团还特别设置了“太阳能小车竞速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小车的运行状态,直观理解太阳能的工作原理。
仰望天空:制作太阳卫星模型
在德馨社区,实践团成员给年龄稍大的孩子们准备了太阳卫星模型制作环节,孩子们都化身小小航天工程师。“这颗卫星的‘翅膀’就是太阳能板,它们像向日葵一样总是朝向太阳”听着讲解,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组装着自己的卫星模型。
当一个个精致的“小卫星”在阳光下旋转起来时,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我长大了要造一个更大的太阳能卫星!”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孩子们观察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在太阳下旋转。王相尧 供图
阳光下的约定:放飞绿色梦想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太阳能作品来到社区广场。阳光下,他们举起帆布包、亲手制作的模型,许下对绿色未来的美好愿望。
孩子们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王相尧 供图
“我要发明更厉害的太阳能板!”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实践团的成员们也被这份纯真的热情所感染。他们不仅是科普的接受者,更是绿色未来的创造者。
从太阳魔法故事到太阳能实践创作,实践团的学生们用专业和热情,在德州社区播撒下绿色能源的火种。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保护环境的种子。正如那阳光下奔跑的太阳能小车,绿色能源的理念将在新一代的成长中不断加速前行。(王相尧 沈佳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佳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