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律耘智农”实践队烟台行:以法治护航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1 09: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姝凝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刘钦涵、许艺馨、刘慧)为探究法治护航特色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践行“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2025年暑假期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律耘智农”实践队来到了烟台樱桃产区,聚焦网络销售法治风险、种植保险保障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图为山东科技大学暑假社会实践队伍出征图

一:聚焦电商新业态,破解网络售果法治难题

伴随着“互联网+农业”新业态的发展,烟台樱桃也与时俱进,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打开销路,走向全国。但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以及新业态发展的不成熟等问题,网络交易中的法律问题日益凸显。实践队通过走访调研相关农户,梳理出了网络销售过程中主要的几个问题。

1.合同条款纠纷:实践队发现,合同条款模糊时是纠纷高发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的电商交易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聊天达成,并未明确质量标准、理赔责任等关键的合同条款,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具体的划定责任进行维权。

2.虚假宣传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商户在售卖的过程中存在“甜度超20%”、“有机认证”等不实表述,缺乏相关的检测数据进行佐证,普遍缺乏证据意识和合规经营的理念。

3.物流环节责任划分争议:樱桃属于易腐农产品且极易磕碰,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快递延误、破损导致的损失究竟该由卖家、消费者还是快递公司承担?此类纠纷普遍发生且解决耗时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农户的经营信心。

针对上述问题,实践队结合具体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户进行了普法宣讲活动,回答了农户的疑点问题,为烟台樱桃的业态发展提供了法治力量。

二:关注种植全链条,筑牢农业保险保障网

“樱桃种植过程中极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减产80%。”通过走访,实践队发现许多农户因看不懂保险合同而不便参保、理赔,损失过大。“保险合同太复杂,全是专业术语,看不懂保什么、不保什么。”实践队成员就农户疑点进行了解读,将晦涩的保险条款转化为“樱桃保险明白纸”,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责任范围,减轻了农户投保的担忧。

图为实践队成员许艺馨对村民关于樱桃种植问题展开的问卷调查

保险理赔流程繁琐是另一大痛点。农户的理赔之路充满不便,在理赔过程中,需要提交“灾情实时视频”“受损测量报告”等多种材料,来回跑好几趟才能拿到赔偿。农户在投保时本身就没有充分地解读合同内容,而保险公司理赔流程又有严格的规定,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加剧了理赔的不便。实践队针对此问题制作了简易版的“保险理赔流程图”并为农户进行了讲解。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访农资销售集散点

三:践行青年使命,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这次实践队来了才知道,懂法能帮我们多赚不少钱。”农户们朴实的话语,让队员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此次社会实践的意义。实践队的同学表示“我们将持续跟进烟台樱桃产业的法治需求,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棵樱桃的丰收之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刘钦涵认真学习关于保险理赔的法律知识

从电商直播间的合规指导到田间地头的保险宣讲,从法制手册的字斟句酌到理赔机制的积极推动,“律耘智农”实践队用专业与热忱,架起了法律与农业之间的桥梁。此次烟台行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需要产业兴旺的“硬支持”,也需要法制保障的“软实力”。

图为山东科技大学暑假社会实践队对一直遵守并传达的信仰

如今,带着满载的调研数据和沉甸甸的责任,实践队已返程,但他们播下的法治种子正在烟台樱桃园里生根发芽。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化实践活动,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姝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