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科技学院星光同行实践团圆满结束了在茂名市参桥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与教育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广东省的乡村振兴工程展开,以教育帮扶和文化艺术服务为手段,将高校智慧注入乡村发展,成为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团以专业赋能乡村课堂,以数据驱动教学优化,为当地教育注入青春智慧。
图为团队合影 (陈悦供图)
精准筹备,深入对接教育需求
6月30日,实践团抵达参桥小学后,苏奇校长与刘伟彪副校长立即主持召开支教培训会。校领导详细介绍了一、二年级生源结构(一年级14人、二年级22人),帮助成员精准把握学情。在带队教师甘烨祯和李华志的指导下,团队基于学生学情和教学设备条件,针对性优化教案、访谈提纲及课堂观察量表,力求教学内容精准匹配乡村儿童的学习基础和实际需求。
图为支教培训会 (陈悦供图)
以上两图为支教培训会后成员们优化课程 (陈悦供图)
多元课程,激发潜能与情感联结
7月2日至4日,实践团开启沉浸式支教。首日,星光同行实践团精心组织了“认识你自己”心理班会。老师们设计互动游戏,鼓励学生们在轻松氛围中分享想法、认识自身特点,有效拉近了师生距离。
图为心理班会 (胡灿宏供图)
次日,团队创新推出“艺术素养日”系列课程,涵盖科普实验、音乐律动、创意美工、智慧象棋与巧手折纸五大模块。授课过程中,成员们实时记录学生课堂行为,制作详实观察量表,为课程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太极特色课程 (陈悦供图)
图为科普课程 (陈悦供图)
支教尾声,团队协助完成班级期末监考工作后,精心安排影视鉴赏、五子棋对弈等轻松活动缓解学生压力,并以一场温馨的结课班会圆满结束本次实践。
图为监考过程 (陈悦供图)
数据赋能,凝练乡村教育实践智慧
7月5日至6日,团队转入深度复盘阶段。基于五天累积的课堂观察、访谈记录等一手资料,成员们系统分析低龄段学生学习行为特征与兴趣指向,最终形成聚焦“乡村小规模学校互动教学优化”的调研报告。所有成果通过线上平台向校方及实践基地进行可视化反馈,实现实践价值的闭环转化。
“这次实践不仅是教学能力的淬炼,更加读懂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真实脉搏。”团队负责人冯溢朗表示。从精准备课到数据复盘,“星光同行”实践团以学术思维深耕教育现场,其凝练的课堂互动策略与学情分析方法,为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可复制的青年方案。这场青春与乡村教育的双向奔赴,正为教育公平的星火增添新的光亮。
图为成员整理课堂观察数据 (胡灿宏供图)
图为全体成员合照 (陈悦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晓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