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学校原创舞台剧《追寻红医的脚步》展演中,烽火岁月里红医们的坚守与担当扑面而来。我们真切懂得,“红医”从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用生命践行的信念。为了把这份感动化作更深的理解,思政课堂携手实践团,正开展一系列活动,让红医精神在探寻中愈发鲜活。
图为学校原创舞台剧《追寻红医的脚步》
正是这份被剧目点燃的感动,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傅连暲先生——这位从福音医院走出的红色医者。于是,我们实践团循着剧中红医的足迹,来到福音医院旧址开展社会实践。在斑驳的白墙下,在锈迹斑斑的旧医疗器械旁,我们一点点拼凑出他的故事:早年在福音医院潜心钻研医术,免费为贫苦百姓诊疗;长征路上,他带着医护人员在马背上搭建“流动医院”,用精湛医术守护红军战士的生命;即便在艰难时期,也始终坚守医者初心,为革命医疗事业奠基。
图为成员在福音医院所摄
我们将这些故事拍成了视频,镜头里有他曾坐诊的诊室、用过的听诊器,有当地老人回忆中他“看病先问饥寒”的细节,更有我们对这份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今天,我们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傅连暲先生用一生诠释了“红医”二字的重量——既是医术精湛的医者,更是心怀家国的战士。
舞台上的故事会落幕,但红医精神永远在路上。从《追寻红医的脚步》到福音医院的实地探访,从傅连暲的故事到我们今天的宣讲,其实都是同一种精神的接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迎难而上”的勇气、“精益求精”的坚守,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坐标。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红医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雨彤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