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师青年学子深挖“橘”宝价值,探索“藏”兴村金果,富万家“红”业

发布时间:2025-08-09 23: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梓诚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讯(通讯员 刘梓洋,宋嘉益,周畅,黄家欣)在“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时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州化橘红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积极投身化州化橘红乡村振兴之中,立足化州当地化橘红产业发展基础和优良土地资源禀赋,深入调研化橘红收藏产业现状与发展潜力。实践团发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政策支持下,化橘红收藏正从传统农副产品保存向高附加值文化产业跃升,成为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实践团与化州市团委领导汇报成果。实践团供图


一、政策筑基,培养固本强基的规范“产业果”

战略聚焦,提升产业定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化橘红产业全链条发展,将规范与繁荣化橘红收藏市场纳入“化橘红产业振兴中长期规划”,明确其作为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突出其“道地药材”与“文化载体”的双重属性。

标准护航,规范收藏市场: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联合推进《化橘红收藏品分级与鉴定地方标准》制定工作。该标准将对收藏级化橘红的年份、品相、加工工艺、药用成分含量等核心指标进行科学界定与分级认证,为市场交易提供权威依据,有效遏制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护收藏者权益与产业声誉。

品牌赋能,擦亮“橘红”名片:依托“化橘红”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粤字号”)优势,政府积极引导收藏市场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深度融合,2024年首次组织化橘红走进亳州、成都等“四大药都”,通过品鉴会精准触达全国市场,显著提升藏品的市场辨识度与溢价空间,使其成为传播化州特色文化的流动名片。

实践团成员参观化橘红收藏品。实践团供图


二、艺术驱动,育活工艺赋能的恒久“匠艺果”

工艺赋能,确保收藏属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州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紧扣“百千万工程”,从工艺赋能、文化传承、推广宣传等多维度出发,深入探究化橘红工艺品的收藏价值,多维赋能乡村振兴。

皱师傅的夫人(左一)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实践团供图


实践团重点考察了化橘红工艺品向高端收藏品转型的探索,走进当地化州橘红工艺品店,负责人皱师傅(化名)向实践团介绍:“收藏级工艺品的价值在于选材的精良和技艺的传承。”例如,一款备受青睐的养生烟斗,取材需30年树龄以上老果,果肉经“九蒸九晒”古法炮制,再与紫檀木精密嵌合,斗钵内壁更覆有天然橘红晶膜。这款兼具收藏把玩与润喉养肺功效的作品,已成为收藏市场新宠。

化橘红制成的养生烟斗。实践团供图


在采访非遗技艺继承人皱师傅的夫人时,她详细讲解了另一类代表作的工艺奥妙:“我们采用祖传的‘镂胎裹釉’技法,确保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这种技法制作的橘红胎体茶叶罐,内壁密布微孔,能缓释化橘红药用成分,实现“存茶越陈越香,储酒愈久愈醇”的生态养藏效果,深受藏家喜爱。

化橘红制成的茶叶罐。实践团供图


当然,由化橘红压制而成的象棋也是别具趣味,每颗棋子含8%橘红粉压铸芯材,落子间散发安神清香。2023年化橘红象棋作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指定礼品,带动相关品类出口额增长45%。

化橘红压制而成的象棋。实践团供图


三、惠农增收,共享福泽万民的出色“致富果”

联结机制,保障源头收益: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收藏合作社+农户”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从源头保障收藏品质量,对符合收藏标准的优质化橘红实行溢价收购。实践团深入中华化橘红第一村——大岭村,运用病虫害监测系统——“农易宝”对化州柚叶片的生长情况进行拍摄记录,建立图像模型,设立对照分组,针对500株化州柚进行病虫害监测和生长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并调整种植方案防治病虫害,预计使病虫害发生率降低45%到55%,培育出收藏级化橘红源头品控与农民增收双赢的“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考察化橘红果树生长状况。实践团供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橘红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在深入一线的调研中深刻体会到,化橘红收藏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化州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生动实践。随着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深度赋能以及市场活力的不断激发,化橘红收藏产业必将释放更大潜能,有力推动化橘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化州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澎湃而持久的“金色动力”,让这枚承载着健康与文化的“岭南珍果”,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成为富民强村的坚实支柱。展望未来,实践团也将持续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携手地方政府与产业各方,共同书写化橘红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梓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