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上午9点,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丽中国,生态山西环保人物寻访三下乡”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国防教育主题广场,面对面访谈两位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日常。
晌午,身着橙色工装的邢玉红、邢玉强兄弟俩刚结束早班清扫,额角的汗珠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图为绿色先锋队成员访谈场景
“这广场的每块砖、每棵树,比自家院子都熟。”六十多岁的邢玉红笑着抹了把汗,掌心的老茧磨得发亮。他和弟弟邢玉强,自2007年拿起扫帚,这对亲兄弟已在中阳县的大街小巷清扫了16年。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从春寒料峭到烈日炎炎,他们的足迹遍布县城的主次干道,而国防教育主题广场更是日常“阵地”。
“夏天最熬人,地表温度能到五六十度,鞋底都像要化了。”邢玉强指着广场角落的饮水点,那里放着两个大容量保温杯,“现在条件好喽,单位给配了防暑药,还有爱心商家送水。但十六年前哪有这待遇?一壶凉白开从早喝到晚,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能拧出半盆水。”话虽带着苦,他眼里却闪着光,“可看着干干净净的街道,心里敞亮。”
16年间,兄弟俩默契十足。哥哥邢玉红负责广场主区域清扫,弟弟邢玉强则专攻边角缝隙。“他眼神比我好,烟头、纸屑藏得再深也能瞅见。”邢玉红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有次暴雨过后,广场积了水,两人凌晨三点就来清淤,用铁锹一点点把泥水铲进推车,等市民清晨来锻炼时,地面已干爽整洁。“有人说‘你们扫大街的真辛苦’,可听见小孩说‘这广场真干净’,比啥都强。”
图为绿色先锋队协助邢玉红工作场景
谈及为何坚守这么多年,邢玉强的回答朴实得动人:“咱没大本事,就想把这活儿干好。你看这广场上的国防教育标语,‘责任’‘担当’,咱扫马路的,把地扫干净,也是一种担当不是?”如今,县城的环卫设备更新了,机械化清扫率提高了,但兄弟俩仍坚持每天步行巡查,“机器扫不到的边边角角,还得靠手捡,心里才踏实。”
采访结束时,正午的阳光正烈,兄弟俩又拿起扫帚走向广场深处。橙色的身影在红色的国防教育宣传栏旁移动,像两株倔强生长的向日葵,在酷暑中绽放着最动人的坚守。他们用16年的日复一日,把平凡的清扫工作,扫成了对城市最深沉的告白。
图为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成员与邢玉红、邢玉强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奕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