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吉安8月6日讯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关注乡村儿童成长,8月6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江西省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研究”实践队赴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麦㙦镇丘田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艺术启蒙、安全教育、心理关怀等方面为当地留守儿童贡献一份力量。
艺术浸润:画笔下的自信萌发
在丘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队员引导孩子们进行《哪吒》主题团扇创作。一名初执画笔略显拘谨的小女孩,在尝试描绘哪吒灵动红绫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主动向队员请教色彩调配技巧,寻求更鲜活的表现。队员们适时点拨色彩搭配、线条勾勒,鼓励个性表达。活动尾声,孩子们自豪展示作品,热烈交流画中故事。“创作时那份全神贯注,完成时自然流露的喜悦与成就感,正是艺术启蒙激发潜能、培育自信价值的生动写照,”负责艺术活动的队员小张深有感触。
图为留守儿童在江西农业大学实践队员指导下进行《哪吒》主题团扇绘画。李益龙 供图
互动赋能:游戏中见证勇气蜕变
实践队员巧妙设计“传球接龙”与“挑棍子”游戏,促进儿童互动与融入。8岁的小荣初期腼腆,传球时动作生涩。在队员持续鼓励与游戏氛围感染下,他逐渐放松,主动挑战“挑棍子”并成功完成高难度动作。团队队员小李观察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挑战,参与意愿的显著提升令人欣喜。”童伴妈妈肯定道:“游戏有效激发孩子表达欲,增强了社交勇气。”
图为实践队员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挑棍子”游戏。 李益龙 供图
安全筑基:情景教学筑牢生命防线
针对村庄临河特点及夏季风险,实践队精心组织防溺水情景教学。队员们生动模拟危险水域嬉戏、不慎落水的场景,现场示范自救仰漂、呼救技巧及寻求成人援助的要点。孩子们积极参与模拟呼救与施救演练。童伴妈妈评价:“直观的情景演示远胜说教,特别是实用求救方法的传授,让孩子印象深刻。
图为实践队员通过情景模拟向留守儿童演示防溺水自救与呼救方法。 李益龙 供图
心智关怀:动画解码情绪密码
队员小杨创新运用《蜡笔小新》动画片段,开设心理健康课。播放中适时暂停,引导孩子观察角色表情、动作及情境,探讨“开心”、“生气”等情绪的识别与应对。结合反馈,小杨引入“深呼吸调节”、“表达感受”、“寻求支持”等实用技巧并现场带领练习。课后,有孩子表示将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队员小杨利用《蜡笔小新》动画片段讲解心理健康。 李益龙 供图
实践回响:观察入微 服务有向
图为实践队员向留守儿童分发零食并进行交流。李益龙 供图
活动在交流互动中落幕。带队吴老师强调:“深入观察孩子们在陪伴拓展、兴趣激发及安全教育中的真实状态与需求,是此行核心收获。”童伴妈妈表示:“实践队员带来的新颖活动形式,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孩子受益良多。” 这场三下乡活动是从美育启蒙、安全守护到心理疏导,实践队员以青春微光填补乡村教育 “隐性缺口”。团扇童趣与离别牵挂间,这场双向奔赴的实践,守护童真、厚植担当,更以微光照亮城乡教育共荣之路。(通讯员 张庆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永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