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绿意扶乡,‘融’助连阳”实践团在2024-2025学年寒假期间赴大连开展了首次实践调研。而后在同年暑假又前往辽宁省朝阳市,继续完善调研成果,深入乡村进行实践,团队开展以“绿色农业科技+绿色金融”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坚持“不忘来时路”的理念,参观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赵尚志纪念馆,缅怀英雄先烈,为实践工作铸魂聚力。实践团聚焦农业科技与金融赋能乡村企业发展的双重命题,通过企业调研、绿色金融推广与反诈宣传科普等多元形式,经过跨度长达500天的实践调研与经验积累,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企业绿色发展,在辽西大地写下属于东财学子的青春答卷。
雁归引路探新途,绿意扶乡启新章
实践团以“金融赋能+智慧农业+绿色发展”为核心思路,旨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模式。实践团首先在大连市金州区完成智慧农业与绿色金融的试点探索:与大连鲲闰高效农业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为当地中小型农业主体定制可持续性融资方案,搭建起“设备成本测算-融资方案匹配-效益跟踪”的标准化流程;推动绿色智慧农业示范棚落地,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精准测算智能灌溉、环境监控等设施的节本增效数据,为技术推广提供实证依据。
在大连市金州区开展的智慧农业与绿色金融试点探索,是此次奔赴朝阳开展暑期实践的经验基础。在大连积累的“金融+农业”融合经验,以及技术推广的标准化流程与实证数据,如同为朝阳实践定制的“先行课”。从产业适配逻辑到具体操作方法,都为后续针对朝阳农业痛点制定策略,推动实践落地,提供了可迁移的底层支撑,让两地实践在助力乡村企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构建起“技术探索—实践深化”的递进关联。
“从大连到朝阳,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基于地域特色的精准适配。”队员介绍道。实践团基于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沟通金融与农业之间的融通渠道,针对朝阳市农业发展痛点,为他们制定了“技术迁移-市场拓宽-长期帮扶”的三步走策略,力求让智慧农业技术与绿色金融工具真正扎根辽西土壤。
图1 队员介绍设备采购方案
图2 队员在大连农场体验采摘
纪念英烈赵尚志,红色星火驻心间
7月15日,实践团一行人来到朝阳赵尚志纪念馆。雨后初霁,纪念馆外松柏滴翠,门楣上“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九个大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跟随讲解员穿过序厅,迎面的“冰趟子伏击战”铸铜群像,记录了1932年赵尚志同志带领东北抗联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场景。“零下42℃、敌我兵力5:1、歼敌200余人”这是讲解员在战斗沙盘前向队员们介绍的数据,短短几个数字,记录下冬日歼敌的艰苦和斗争的残酷。
继续参观,队员们看到了1936年赵尚志从汤原密营转移文件时用的保险箱,上面布满了敌机扫射的弹孔,箱内党的机密文件却完好无损。“子弹没能穿透的,不只是文件,更是信仰。”讲解员的这句话道出了抗争成功的真谛。
图3 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
图4 队员观看赵尚志纪念馆展陈
离馆时,队员站在馆前留下合影。“零下42℃的坚定,也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温度。”队员在自己的笔记里这样写道。以赵尚志等先烈爱国奉献、坚韧斗争的精神为指导,金融学子怀揣热忱奔赴乡村,将专业所学化作动力,坚定为乡村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推广金融智慧,以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贡献青年力量。
智慧星火落辽西,沃野织就“云”锦图
7月16日,实践团前往北票市国营兴顺德畜牧农场,实地调研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在走访北票市兴红饮品有限公司期间,实践团深入了解山杏仁的种植与加工全流程,发现企业在原料端存在品质波动、用水效率低等问题。
基于调研情况,实践团结合智慧农业调研经验,建议引入土壤墒情监测、节水灌溉等绿色农业技术以提高生产稳定性与资源利用效率。在帮助兴红饮品对接大连鲲闰高效农业有限公司的过程中,实践团结合实际梳理出多项适用于当前乡村企业场景的绿色技术方案,并围绕绿色改造的成本投入、预期效益及后续推广路径提出金融性的支持建议。
为帮助企业理解和接受绿色转型方向,实践团设计了“线上观摩+远程答疑”的服务形式,通过连线大连鲲闰高效农业有限公司,由技术人员讲解具体操作流程,推动绿色农业理念在乡村企业中落地生根。其中组织的绿色金融实操案例线上座谈会,吸引了12家乡村企业的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参与,累计观看人次200余次,互动提问超30条,真正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技术平移。
图5 队员了解兴红饮品有限公司产品
图6 队员参观九九鹿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条件
金桥飞架连山海,活水润泽振兴苗
——绿色金融进乡村,破解融资难题
在北票市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面对市场拓展的新机遇,资金短缺成为横亘在前的阻碍。7月17日到7月20日,队员们穿梭于各个企业,详细了解运营状况与资金需求。
为了帮助乡村企业真正理解绿色金融的内涵与政策导向,团队将专业术语与复杂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从贴息政策、担保机制到低碳项目优先支持范围,逐项梳理,耐心讲解。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特点提出差异化建议:针对辽宁九月葵有限公司因设备运行高耗能而面临的季节性资金压力,团队建议其申请具备环保倾向的绿色短期贷款产品;为助力北票市兴红饮品有限公司打造节水型原料加工线,队员们推荐可叠加环保补贴的中期融资方案;而在朝阳九九鹿业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围绕其生态养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协助规划绿色专项信贷支持路径,推动其迈向高附加值、低碳排放的产业升级方向。
为强化企业对政策的理解与落地操作,队员们还组织线上座谈会,邀请学院专业教师连线讲解绿色金融实操案例,推动“绿色农业科技+绿色金融”理念真正落地生根,为乡村企业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新动能。
——反诈宣传入民心,守护百姓钱囊
乡镇地区的金融科普与推广常面临企业融资渠道窄、金融知识储备不足、数字工具使用门槛高等难题。为解决种种难题,实践团深入辽宁九月葵、兴红饮品、九九鹿业等乡村企业以及周边村落,面向企业与当地村民开展金融科普活动。
针对企业扩产融资、线上结算、成本管控等实际需求,团队为其定制金融服务建议,用通俗语言讲解绿色信贷政策、拆解绿色基金产品;面向村民,队员进行防范金融诈骗风险教育,帮助企业负责人与村民提升金融素养、增强安全意识。交流时,队员们围绕着企业生产线,从贷款申请流程到对公账户使用细节。为企业人员具体讲、专业答;对村民用接地气的话,把金融诈骗常见套路、防范要点说清讲透,全力打通乡镇金融科普“最后一公里”。
为巩固宣传成效,实践团还编写了《金融知识进乡村,百姓守住钱袋子》宣传册,系统梳理了常见金融诈骗类型、风险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帮助乡村筑牢防诈“防火墙”,共发放超500册,覆盖北票市国营兴顺德畜牧农场及周边3个村落的企业员工和村民,受到国营兴顺德畜牧农场党委宣传部高度评价:“这才是我们真正用得上的金融指导手册。”
图7 《金融知识进乡村,百姓守住钱袋子》宣传册
图8 实践团向企业主介绍利农政策
知行沃野淬真知,青春薪火续长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寒冬砺技筑牢金融根基,盛夏赴朝践行青年使命。在这片镌刻着赵尚志烈士英魂的土地上,实践团以绿色金融为桥,连通乡镇企业的发展脉络;以智慧农业为马,驱动乡村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反诈宣传为盾,守护乡亲们的钱袋子。每一次深入的调研,都是将理论所学化作生产力量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一代以金融之能担时代之责的铿锵回响。(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绿意扶乡,‘融’助连阳”暑期社会实践团 供稿)
图9 实践团部分队员在朝阳九九鹿业科技有限公司前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