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汪子一 聂毓莹 杜泓萱 陈曦)为提升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筑牢“身心成长”的安全防线,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在长沙县白沙村开展“身心健康”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活动聚焦地震、洪涝、火灾、溺水等常见危险场景,通过知识讲解、情景模拟、互动竞赛等形式,为40余名社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防护课。
聚焦突发灾害,筑牢逃生防线
活活动以“危险就在身边”为切入点,志愿者结合PPT动画与真实案例,系统讲解突发灾害应对要点。
地震防护环节,志愿者强调“不乘电梯、不盲目外逃、不慌乱尖叫”的“三不原则”,重点演示“课桌避险法”:双手抱头蜷伏于坚固课桌下,无处躲藏时则蹲靠墙角,用书包或衣物护住头颈。“假设教室发生地震,大家该怎么做?”提问后,孩子们立刻按照示范做出反应,六年级的小雨说:“以前只知道跑,现在才明白‘躲对地方’更重要。”
洪涝防护中,志愿者通过“街道积水”情景模拟,解析窨井漩涡、漏电电线、涵洞积水三大隐患的规避方法。针对山区山洪,用“水流方向”示意图明确:“要向垂直于水流的高处跑,千万别顺着河谷逃!”让孩子们对“远离危险区域”有了具体认知。
图为志愿者正在宣讲
关注日常隐患,强化防范意识
针对火灾与溺水这两类青少年高发安全风险,志愿者采用“知识点+警示案例”的方式深化教育效果。讲解火灾逃生时,志愿者现场演示119报警话术:“要说清地址、火势、有无被困人员。”同时纠正常见误区:“身上着火不能跑,要就地打滚压灭火苗;楼梯间是生命通道,绝不能堆杂物!”
防溺水教育则以“六不要”为核心,志愿者用漫画展示危险水域特征(如野外池塘、无防护的河流),并通过“同伴落水怎么办”的情景讨论,明确“不盲目下水、不手拉手施救”的原则,引导孩子们掌握“大声呼救、寻找漂浮物、联系成年人”的科学方法。“如果看到同学在水库边玩,我会立刻叫他上来,还要告诉老师!”二年级的小宇坚定地说。
互动竞赛促学,巩固安全认知
为检验学习成效,活动设置“安全知识竞赛大比拼”环节。志愿者精心设计选择题,涵盖各类场景:“地震时在教室,正确做法是?”“发现火灾且火势较大,首先应?”“同伴溺水,正确做法是?”孩子们举手抢答,答错时志愿者即时纠正,答对时则给予“安全小卫士”贴纸奖励。
图为志愿者宣讲现场
竞赛中,“油锅着火怎么办”一题引发热烈讨论,有孩子说“泼水”,有孩子说“盖锅盖”,志愿者现场用道具演示:“泼水会让油溅出扩大火势,盖锅盖能隔绝空气灭火。”通过“错答—演示—纠正”的过程,孩子们对安全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最终,“阳光队”以正确率92%的成绩夺冠,队员们自豪地展示贴满贴纸的“安全护照”。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践检验”的闭环设计,使青少年系统掌握了各类危险场景的自救互救技能,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村里的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检查家里的逃生通道,还教我们地震时怎么躲,真的学到了实用本领。”
下一步,志愿服务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联合村上持续深化安全教育模式,通过定期开展情景模拟演练、安全知识分享会等形式,让安全防护意识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活动在孩子们齐诵“安全口诀”中落下帷幕,清脆的童声里,“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理念正逐步内化,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牢防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子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