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支教队带领台子塆小学的孩子们走进“三农”
(通讯员 李豆豆 郑佳怡 周雅溪 文晗康)7月6日到2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牧医阳光支教队在湖北黄冈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台子塆小学展开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期间,支教队带领40余名孩子开展以“乡村振兴,服务三农”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和活动。
“农民富裕网”:直播助农添富裕
支教队员科普助农直播知识 李师琪摄
在开展助农直播前,支教队队员郭晋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孩子们教授电商助农相关知识。“助农直播不仅能扩大农产品销路,更能让乡亲们掌握触网致富的本领。”助农直播带货科普课堂上,郭晋绵向孩子们讲解直播带货对农民富裕的推动作用。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以吊桥沟老米酒、葛根粉、绿茶等家乡特产为对象,创作出充满童真的带货文案。“葛根粉泡开像粥一样,口感和棉花糖一样软,吃起来又甜又黏,特别适合上火的时候喝!”三年级学生张乐童在讲台前举着样品模拟直播,稚气未脱的讲解引发阵阵笑声。
支教队员开展助农直播 蒲佳禾摄
理论课后,支教队迅速开展助农实践。在吊桥沟景区官方直播间里,支教队队员刘志建手捧吊桥沟老米酒,向观众热情推荐:“俗话说的好——‘老米酒,蔸子火’,村民们用传承千年的酿制工艺酿造出长岭关村老米酒,此酒开坛香飘十里。”直播中,他将非遗酿造技艺与农俗文化相融合,吸引超众多网友在线观看。
“我们设计的‘村播课堂’不仅想让孩子们了解新媒体,更希望培育‘直播助农’的种子。”支教队队长方云琪表示,“我们真心希望可以借助电商直播这一形式,用我们的热情活力感染观众,为长岭关村的特色农产品宣传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农业繁荣课”:科普强基增繁荣
支教队员给同学们科普农业知识 李师琪摄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最基本的粮食作物有哪些嘛?”科普课上,支教队员杨傲宇问道。六年级的孩子们纷纷表示,有玉米,土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并且提到家中主要种植水稻。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支教队了解到长岭关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作物,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他简明介绍了作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促进叶绿素合成的氮肥、强健根系与促进花果发育的磷肥、以及增强植株抗逆性的钾肥。通过观察不同化肥样品,孩子们对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养分管理有了直观认识。
支教队到熊梓婕家调研 蒲佳禾摄
课程之外还设计了实践环节:“回家观察父母施用的是什么肥料?”鼓励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在调研过程中,二年级学生熊梓婕的奶奶提到,家中的水稻部分叶片发黄卷曲,熊梓婕立即说道:“上课时,老师说要合理用肥料。”支教队员郭晋绵很惊喜,表示开设农业科普课是有收获的,孩子们确实将农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支教队向孩子们以及当地农户科普科学密植、生物防治、环境优化等知识,助力当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农村和谐路”:路牌便民促和谐
支教队员指导孩子们制作路牌 蒲佳禾摄
“欢迎来到长岭关村!”“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爱护花草”台子塆小学的教室中,支教队员们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如何制作简洁直观的路牌。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两两合作,联系周围景物,如能够代表家乡特色的农产品、风景区,绘制出各具特色的路牌,或是环保指示牌,或是特色产品宣传牌。
孩子们正在制作路牌 蒲佳禾摄
孩子们共制作15个路牌,环保路牌以花草树木为主角,围绕“保护大自然”的主题,提醒每年前往吊桥沟景区的游客们保护自然环境。五年级的曾磊以红色和棕色为基调,制作长岭关村“老米酒”文化宣传牌,他告诉支教队员:“我们村的老米酒文化一直传承下来,我想通过这些路牌,让游客了解它。”
在支教队员的协助和带领下,孩子们将这些路牌插在学校内和校外,邀请家长前来参观并向他们介绍制作灵感,科普环保知识。长岭关村书记熊德平在参观的时候感慨道:“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课本之外,有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参与家乡建设。”
据悉,2024届牧医阳光支教队带领长岭关村6名学生到华中农大游学,向其介绍校园文化,本届支教队继续秉持教育初心和责任感,用将课堂与当地农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孩子们走进乡间地头,帮助其厚植强农爱农的深厚情怀,为更多孩子点亮知识的灯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豆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