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李潇)7月5日,天津大学“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赴甘肃兰州开展西部就业专题走访,与在甘肃省人社厅、发改委、教育厅和兰州市医保局工作的四位校友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西部地区基层工作的职业生态与成长空间,探寻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的多样路径,进一步增强投身西部、扎根西部的信念与行动自觉。
▲图为实践队走访甘肃省教育厅合照
座谈中,四位校友结合自身在公共管理、教育治理、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工作经历,展现出西部岗位“领域广、跨度大、潜力强”的多样特征,打破了队员们对西部职业发展“机会有限、专业受限”的刻板印象。
来自甘肃省人社厅的史川川校友分享了从土木工程专业跨界到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转型经历。他谈到:“政府岗位看重的是学习能力、服务意识与责任担当,专业背景只是起点,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投身实践、持续成长。”他指出,人社系统涵盖政策制定、数据分析、项目执行等多个维度,为多学科背景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图为实践队走访甘肃省人社厅合照
付娇阳校友则结合自己在甘肃省教育厅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经历,说明教育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教学经验,也对战略思维、文案策划与系统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关键不是专业是否对口,而是是否愿意沉下心来理解政策、推动落实。”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校友们交流
医保局校友宋悦从“微岗位、大民生”角度谈到,医保数据、政策沟通、群众服务等日常工作看似琐碎,实则紧扣社会关切。她表示,许多看似“日常”的岗位,实则承担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任,“西部不缺岗位,更需要青年用心做事、主动作为”;发改委校友单嘉帝则介绍了自己在区域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申报等工作中的经历,强调政府系统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座谈交流中,四位校友不约而同提到,天大“实事求是、爱国奉献”的精神一直是他们在西部岗位上迎难而上、守正创新的重要支撑。“天大的训练让大家敢想敢干,也让我们愿意留下来干。”他们认为,西部不仅是就业选择的“增量空间”,更是实现抱负的“价值高地”。无论是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调研,还是在高校建设的政策研究中,脚踏实地、责任为先的态度让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图为实践队成员记录调研内容
“西部需要人才,更需要愿意留下来的人。”校友们坦言,相较一线城市激烈的竞争环境,西部基层更能让青年施展才华、磨炼意志、实现价值。在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中,肯干事、能坚持的青年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信任与机会,也更能在服务国家中实现个人成长。
对实践队成员而言,这次走访不仅刷新了对“西部就业”的认识,也带来了关于未来选择的深刻思考。公共服务、区域发展、政策执行……在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和岗位描述中,大家认识到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路径并非单一,真正重要的是价值认同与行动选择。
兰州之行,让“E宕情深”实践队更加坚定了在国家发展主战场上锤炼本领、奉献青春的信念。他们表示,将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潮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青春写在大地上、写进人民心里。
撰文 | 李潇
图片 | “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
审核 | 魏燕 汤东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东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