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刘墩煌、张丽平、刘二巧) “如果梦境是内心的信使,它想告诉我们什么?” 在百崎回族乡里春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微课堂”上,黎明职业大学“心理社工·沐光同行”实践队把数智心理搬进乡村,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数智解梦课,为孩子们打开自我觉察的新窗口。
▲图为实践队为孩子们介绍AI基础知识
课堂伊始,队员先以PPT的形式科普AI如何“听懂”梦境,再邀请孩子们用简笔画或口头描述最近的梦。随后,实践队将孩子们所描述的画面转化为通俗情绪标签,并向孩子们讲解梦境背后的心理线索。实践队林同学介绍到:“我们不是要算准梦,而是要借梦搭桥,让数智工具把抽象的心理概念翻译成孩子们能看懂的语言,让他们发现情绪是可以被看见和被理解的。”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探索梦境背后的心理状态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
短短一节课,实践队降低了孩子们的心理表达门槛。数智解梦课堂成为孩子们促进自我认知与同伴交流的实用媒介,把原本混沌的梦境变成了可讨论、可被理解的成长教材,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进了乡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墩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