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科技学院石门绘梦实践队解码石门坑村旧房改造

发布时间:2025-08-04 14: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腾勋、聂艳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时代浪潮中,珠海斗门石门坑村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以破旧立新的勇气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三下乡团队深入村落,通过实地调研与专业分析,解码石门坑村旧房改造背后的发展逻辑,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样本。

▲图为实践过程照片

旧房改造:在传承与创新中重塑乡村魅力

石门坑村旧房改造工程始终将村民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改造前期,村委会通过逐户走访、民主议事等形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对家园建设的美好愿景,成功实现从"政府主导"到"村民共建"的模式转变,凝聚起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改造实践中,石门坑村打破传统乡村建设思维定式,引入专业设计团队,创造性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本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以当地特色农产品荔枝为原型,设计出一系列生动可爱的墙绘作品,既展现了乡村产业特色,又赋予老旧建筑新的生命力;将客家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墙体艺术创作,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设计团队还巧妙地将哪吒《黑神话:悟空》等深受大众喜爱的特色形象融入墙绘作品,其中,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的哪吒造型灵动鲜活,《黑神话:悟空》中富有张力的悟空形象充满视觉冲击力。

这些兼具传统神话底蕴与现代审美趣味的创作,既贴合当下文旅市场的潮流趋势,也让乡村与年轻群体形成情感共鸣。这些创意改造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为乡村注入独特的文化灵魂,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名片。

▲图为旧房改造后外墙照片

旅游发展:在探索中前行,于创新中突破

依托旧房改造形成的特色墙绘景观,石门坑村已初步崭露头角,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村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敏锐的村民们顺势而为,开设特色饮品店,乡村旅游消费业态初见雏形,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石门坑村的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等配套服务亟待完善;旅游产品供给较为单一,缺乏深度体验项目;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市场影响力有限,尚未形成稳定客源市场。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为村民开设的饮品店

未来展望:多维赋能,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1.针对当前发展痛点,三下乡团队立足石门坑村实际,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整合山泉水、生态绿道等自然资源,规划设计"墙绘艺术打卡+生态果园采摘+客家美食体验"主题文旅线路,配套策划主题游园会,设置客家手工艺展示、田园趣味运动等互动体验项目,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参与感。同时编制精美实用的导览手册,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游览指引。

2.建议利用"百千万工程"政策机遇,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承载能力。

3.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矩阵,联合旅游达人开展宣传推广;策划举办乡村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参加各类文旅展会,全方位提升村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图为八甲村航拍图

大学生三下乡团队的智慧注入,不仅为石门坑村文旅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方案,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石门坑村的生动实践,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诠释,也是探索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有益尝试。这一经验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更为全国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了宝贵经验,彰显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广阔前景与无限可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腾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