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如火,青春如歌。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多彩四面山,逐梦护童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抵达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与当地团委紧密对接,聚焦暑期儿童托管需求,精心策划了涵盖学业辅导、安全科普、文化传承、红色教育、健康关怀与思维拓展的多元课程体系。在随后的五天里,实践队员们以青春智慧与满腔热忱,在四面山下谱写了一曲关爱儿童、助力成长的动人乐章,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蓬勃动能。
启航·健康与安全的双重守护
托管服务在四面山镇文化服务中心温暖启程。清晨,实践团协同爱尔眼科医院的专业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贴心的眼部健康检查。队员们化身“护眼小助手”,有序引导孩子们排队接受视力检测、屈光筛查,医护人员同步为家长细致反馈视力状况。这不仅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健康,更通过现场讲解与互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用眼、爱护光明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协助医生引导小朋友进行眼科检查)
随后,开班宣讲仪式正式举行。实践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团队使命、活动安排与托管期间的丰富课程。队员们依次进行生动有趣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分组名单揭晓,孩子们自发牵起新伙伴的小手,眼神中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奇妙旅程的无限期待。
学习是成长的基石。课业辅导环节,实践团创新采用“一对二”分组辅导模式。面对孩子们学习中的困惑,队员们化身耐心的“解题达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活实例拆解难题,辅以积极的鼓励与肯定,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辅导室内,提问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浓厚的学习氛围悄然形成。
(图为实践队员细致辅导小朋友完成作业)
安全是成长的底线。下午,安全科普课堂成为焦点。实践队员精心准备了动画视频和现场演示道具,系统讲解了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以及常见意外伤害(如擦伤、扭伤、鼻出血等)的应急处理方法。为巩固学习效果,课堂设置了紧张刺激的互动问答环节。“发现有人落水该怎么办?”“急救电话是多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自信抢答。当答对的小朋友接过小奖品,脸上洋溢的自豪笑容,正是安全知识深入童心的最好证明。场边,家长们用镜头记录下队员们耐心辅导的身影,那定格的瞬间,满含着对这份青春担当的无声认可与深切信赖。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防溺水、急救知识宣讲及问答环节)
铸魂·红色传承与反诈防线的共筑
7月16日,实践团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图文展板、纪录片片段和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生动再现了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的钢铁意志、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勇壮举、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果敢无畏以及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仰。观影过程中,孩子们屏息凝神,稚嫩的脸庞写满庄重;分享感受时,一句句“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英雄真伟大”的真挚话语,传递着红色精神带来的深深震撼与启迪。红色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播撒、生根。
(图为小朋友们观看英雄影片、听讲红色精神及分享感受)在情感的激荡后,实践团引导孩子们将感悟化作笔尖的色彩。手抄报创作环节,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勾勒心中的英雄形象,书写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与理解。一幅幅主题鲜明、充满童真的作品,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的生动写照。
(图为小朋友进行创作及成果展示)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纯净童年。下午的反诈安全课堂同样精彩纷呈。队员们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游戏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等针对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课堂创新设置了“知识讲解+互动问答+反诈儿歌学唱”三个环节。当“陌生电话不轻信,可疑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多核实,个人信息要保密…”的朗朗旋律在教室回荡,孩子们在轻松欢唱中牢牢记住了防骗口诀。“原来骗子有这么多花样!回家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一位小朋友课后兴奋的分享,道出了这堂课的实效与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反诈知识及小朋友学唱反诈儿歌)
启智·巧手创意与非遗薪火的碰撞
7月17日,是智慧与创造力迸发的一天。上午的创意手工课上,折纸飞机成为了探索科学奥秘的钥匙。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不同的折纸技法,反复调试机翼角度,观察飞行轨迹的变化,亲身体验空气动力学的小秘密。分组竞赛环节更是点燃了现场气氛,一架架承载着童趣与好奇的纸飞机划出优美的弧线,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火种。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创意手工飞机作品)
午后,“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中华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活动伊始,队员们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娓娓道来漆扇的历史渊源——从战国漆器的古朴,到唐宋漆扇的鼎盛,再到现代非遗传承的坚守。孩子们听得入神,对这门古老技艺充满了好奇。
(图为实践队成员讲解漆扇历史及制作方法)
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队员们首先演示了“点漆成纹”的传统技法。随后,孩子们在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五彩斑斓的漆液滴入水中,用灵巧的竹签在水中勾画、搅动,形成瞬息万变的独特纹样,再将洁白的扇面缓缓浸入、轻巧提起。看着原本素净的扇面上奇迹般地浮现出如流云、似水波的斑斓图案,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喜的赞叹。活动现场,一把把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漆扇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在此刻完美交融。这不仅是一次手作体验,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浸润,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悄然萌芽。
(图为实践队成员指导漆扇制作、悬挂风干及作品展示合影)
升华·思维跃动与温情告别的交响
活动进入尾声,实践团在巩固与创新中书写圆满句点。课业辅导后,孩子们在队员的组织下,兴致勃勃地复习了之前学习的“反诈儿歌”。朗朗上口的旋律和实用的防骗知识早已熟记于心。更令人振奋的是,孩子们化身“小小反诈宣传员”,将儿歌拍摄成生动有趣的宣传视频。镜头前,他们用清脆响亮的童声传递防骗知识,这份由孩子们亲身参与的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防范意识,更为四面山镇的反诈宣传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图为小朋友们复习巩固反诈儿歌)
下午的“趣味思维训练”课,积木成为了激发逻辑与创造力的最佳载体。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从简单的平面拼接开始,逐步挑战立体造型和复杂组合。孩子们全神贯注,手指翻飞,在拆解与重构中不断尝试、思考、调整,悄然打破了思维的藩篱。一块块积木的搭建,不仅是造型的完成,更是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锻炼。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协助小朋友们拼积木、独立思考及成果展示)
五天的时光转瞬即逝。在结课仪式上,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回顾了这段充满欢笑与收获的旅程。温馨的祝福、不舍的话语在教室中流淌。孩子们用最纯真的语言表达着对姐姐们的喜爱与留恋。最后,一张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大合照,将这段属于四面山下的美好记忆永恒定格。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小朋友们的大合照)
青春聚力,筑梦未来
为期五天的“多彩四面山,逐梦护童行”暑期托管活动圆满落幕。实践团以课业辅导夯实学业基础,以健康关怀守护身心成长,以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以安全科普筑牢生命防线,以文化体验传承民族根脉,以思维训练激发创新潜能。从清晨的课业辅导到午后的创意迸发,从英雄故事的感动到亲手绘制漆扇的惊喜,每一项活动都倾注了实践队员的用心与汗水,承载着对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深切关爱。
此次活动不仅为四面山镇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暑假片段,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实践团成员们表示,这段经历是青春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将持续关注四面山镇儿童的发展需求,让青春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持续涌动,为守护儿童的多彩童年、绘就乡村的振兴画卷贡献不竭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全骄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