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赵晓雅、韩飞扬)文字是促进沟通,浸润心灵的最好的桥梁。在支教的前期过程中,志愿者队的小老师们发现白家小学的孩子们都有旺盛的表达欲与写作天赋。于是,支教队队员韩飞扬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堂特殊的创意写作课。在这场以“拼贴诗”为主题的写作课中,孩子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类生动趣味的拼贴诗,还自己动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诗歌,与老师们一起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体悟文学的魅力。
韩老师将课堂分为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欣赏诗歌、自主创作与分享讨论。课程伊始,韩老师先展示了各类主题与风格的趣味拼贴诗,引导孩子们了解并领悟拼贴诗的精巧与美丽。此外,韩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制作的拼贴诗供孩子们传阅。这个过程中,她细致地分享了自己制作拼贴诗的步骤、过程以及心得,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明确拼贴诗创作的注意事项。在这个环节,同学们都积极发言,踊跃尝试朗读诗歌样例并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后续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随后,课堂进入了最令人期待的学生自主创作环节。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韩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拼贴诗素材盒——里面装满了从旧报纸、杂志、宣传册上精心剪裁下来的词语、短语和句子碎片。一双双小手在“宝盒”里翻找、挑选,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她们或眉头微蹙,认真思索;或灵光乍现,迅速抓起心仪的“词语拼图”;或与同桌小声交流,分享找到的“宝藏”。教室里洋溢着专注而活泼的气氛,剪刀的咔嚓声、胶棒的涂抹声、纸张的摩擦声,汇成了一曲独特的创作交响乐。
在韩老师和支教队其他成员的轻声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大胆地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文字碎片重新排列组合。他们不再拘泥于语法的常规,而是任由想象力自由驰骋,让词语在指尖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很快,一张张白纸上便“生长”出了形态各异的诗篇:有的描绘了心中奇幻的森林,有的诉说着对梦想与远方的向往,有的记录下田野间的日出日落、季节更迭,还有的表达了纯真而深刻的情感。每一首诗,都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独一无二的映射。
▲图为学生的拼贴诗作品
创作环节结束后,课堂迎来了高潮——分享讨论。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大作”,踊跃地想要朗读给大家听。稚嫩而充满感情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露营照亮夏夜,废墟触目月谷……”
“我闲坐在草地里,小猫在田野里打滚,理梨花在自由绽放花香。”
“深蓝的天空下点雨,我在屋檐下分享汽水。”
“梦境在溶解,我的生命在轰鸣……”
这些由孩子们亲手“拼贴”出的诗句,充满了童趣盎然的意象、出人意料的跳跃和直抵人心的纯真力量,令在场的小老师们惊喜不已,掌声和赞叹声不绝于耳。韩老师适时引导大家讨论:“你觉得他/她的诗哪里最打动你?”“这个词这样组合是不是很奇妙?”孩子们不仅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也真诚地欣赏同伴的创意,积极发表见解,课堂氛围热烈而融洽。
课程尾声,韩老师总结道:“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诗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诗人,只要敢于表达,文字就是你们最有力的工具。如果你热爱文学,热爱表达,那就请继续坚持,文学能带你去到这个世界上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图为此次课堂结束后的大合照
这堂别开生面的“拼贴诗”创意写作课,如同一把钥匙,为白家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自信,让他们体验到“我手写我心”的快乐与成就感,更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热爱文学、亲近文字的种子。支教队的成员们相信,这些由词语碎片拼贴出的诗意瞬间,将如同星星点点的萤火,长久地照亮孩子们的心灵,陪伴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继续用文字描绘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晓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