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彭煜哲) 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7月25日下午,南通大学“星核智码”团队,于南通市关工委校外教育指导中心,为40余名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两弹一星’到安全能源”的核能科普盛宴。
图为小分队在关工委活动中心合影
活动将“两弹一星”精神细化为“保护家园”“坚持探索”“团队合作”,融入各个环节。开场播放“两弹一星”科学家动画短片,邓稼先、钱学森等前辈事迹深深吸引孩子们,他们踊跃分享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现场气氛热烈。接着,团队以科普剧《生活中的辐射》,借助气球量化辐射量,直观展现核电站辐射远低于自然辐射年剂量,化解孩子们对核能的恐惧与误解。
图为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生活中的辐射
互动实验精彩纷呈,有奖竞答抛出了“香蕉有辐射吗”“X 光检查会让人变异吗”等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恐怖箱大挑战”中,孩子们勇敢地触摸箱内物品,在亲身实践中领悟了“未知才可怕,科学会发光”。团队志愿者们紧密协作,以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助力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图为孩子们踊跃参与恐怖箱活动
活动还融入人工智能专业特色,组织儿童为《疯狂动物城》核能相关片段配音。大学生与小朋友幽默互动,现场笑声不断。在“人造太阳梦想”环节,志愿者播放了中国EAST装置视频,点燃孩子们对未来核能应用的展望与想象。孩子们用彩笔勾勒出心中的核能世界,志愿者们悉心指导,并发放了文具、玩偶作为奖励。孩子们举起画作,高呼“用科学照亮未知!”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图为孩子们积极参与有关核能的配音
图为孩子们生动诠释了心中的核能世界
此次活动,“星核智码”团队用童趣化的科普方式,为童心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也让“两弹一星”精神在互动中自然传承。接下来,团队志愿者们将围绕“青少年科学启蒙”主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而开发更多科普工具包,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更多校外课堂生根发芽。(图片:孙海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耿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