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濠声专访——身体力行的龙舟精神传承者

发布时间:2025-07-27 13: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凯琪 元茵茵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广州白云区,有一座宛如历史明珠般的古村——鸦岗村,它静静地矗立在时光长河中,凭借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声名远扬。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龙舟文化所浸润,古老的传说和热烈的竞渡场景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

图为鸦岗村村口

在这片被龙舟文化深深滋养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蔡濠声的青年。他自幼就被鸦岗村浓厚的龙舟氛围所熏陶,二十出头时,青春的热血让他毅然追随前辈的脚步,加入了鸦岗村龙舟队,从此开启了一段充满艰辛与荣耀的划龙舟征程。

作为鸦岗村龙舟队的一员,蔡濠声与龙舟相伴已逾十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龙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龙舟决赛的赛场上,他代表广东省男子龙舟队出战。那是一场高手云集的较量,但蔡濠声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与队友们的默契配合,最终斩获三枚金牌。

今日,来自广州航海学院的鸦岗龙舟逐浪队,怀揣着对龙舟文化的热爱和对蔡濠声的敬意,有幸前往白云区龙舟基地参观,并对这位在众多龙舟赛事中载誉而归的蔡濠声进行了专访。

图为白云区龙舟基地

当团队踏入白云区龙舟基地,满墙的奖杯瞬间映入眼帘,那璀璨的光芒令人震撼不已。玻璃橱柜里,一座座奖杯整齐地排列着,它们形状各异,每一座都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有的奖杯见证了团队在全国大赛中的夺冠时刻,有的则记录了他们在地方赛事中的精彩表现。这些奖杯仿佛在诉说着龙舟队一路走来的辉煌战绩,每一个奖杯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图为龙舟队所获奖项(部分)

“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划龙舟了,起初只是随便划着玩,后来慢慢才取得了成绩。”蔡濠声一边讲述奖杯背后的故事,一边陷入了对初涉龙舟时光的回忆。那时的他,对龙舟充满了好奇和热情,虽然技术并不娴熟,但每一次划桨都充满了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龙舟的热爱越来越深,也逐渐认识到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成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图为基地内放置的龙舟头

然而,每一位运动员的荣誉都来之不易,耀眼成绩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汗水与付出。“我每天都会来训练,人多的时候,就划标准龙(舟)和传统龙(舟);人少的时候,我就独自划单人龙(舟),每天都要划十来公里。”蔡濠声平静地说道,语气中却透露出一种坚韧。标准龙舟和传统龙舟需要团队的默契配合,每一个队员都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而单人龙舟则更加考验个人的技术和耐力。“除了训练划龙舟,我每天都会跑步,锻炼下肢力量,划龙舟下肢力量很重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让蔡濠声拥有了壮硕的体格,他的肌肉线条如同雕刻一般,充满了力量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都化作了橱柜里熠熠生辉的奖杯。

图为龙舟队所获奖项(部分)

在访谈中,当被问及“作为龙舟队员和龙舟精神的传承者,您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传承和发展鸦岗的龙舟文化与精神?”时,蔡濠声认真地思考了片刻,然后回应道:“现在龙舟比较普及,不像以前,只有端午节才会划。因此,要多开展一些比赛,让孩子们也体验一下,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小学的孩子,可以带他们玩一下手工,比如模型制作。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带他们到水上体验一下,感受划龙舟的氛围。”“可以带他们过来我们龙舟基地参观一下,看看我们拿了那么多奖,把他们吸引进来。”蔡濠声笑道。

图为蔡濠声正在接受突击队队员采访

如今,由于受伤以及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考量,蔡濠声逐渐从龙舟队主力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对龙舟的热爱并没有丝毫减退,他依然关注着龙舟队的发展,关心着每一位队员的成长。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除了蔡濠声,龙舟队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之前是因为受伤划不了,现在还要兼顾工作,精力可能无法完全放在龙舟队了。而且有这么多年轻人出来,也该给他们机会。”蔡濠声坦然地表示。他今年向教练推荐了一位年轻人参加今年的十五全运,而代表广东省出征的龙舟队,也在刚刚结束的十五全运群众比赛龙舟决赛中再获金牌。

图为蔡濠声向突击队讲述

采访结束后,受蔡濠声这位龙舟队队员的启发,结合鸦岗村浓郁的龙舟文化氛围,鸦岗龙舟逐浪队在鸦岗村面对小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龙舟文化宣传活动。突击队采取“学”与“玩”的方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龙舟文化,感受龙舟精神的魅力,让这份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传承下去!

图为蔡濠声与鸦岗龙舟逐浪队合影留念

百里千里万里,青春与龙舟交织在一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元茵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