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泽篇之肩上云霞绘锦绣

发布时间:2025-07-23 23: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姚悦   阅读 17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本网讯(广东培正学院传统文化社会服务实践团 通讯员黄裕琪 姚悦)7月9日,广东培正学院传统文化社会服务实践团前往花都区新华街建设路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肩上云霞,大美云间

云肩,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经典符号,承载千年审美与民俗意蕴,是非遗传承里的瑰宝。它以“天人合一”东方哲思为魂,借刺绣、盘金等技艺为骨,曾守护祈福纳祥传承,也成连接传统与时尚的桥梁。

当日,实践团前往花都区新华街建设路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之“肩上云霞,大美云间”传统文化小课堂。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简短的发展过程,生动讲述了云肩的历史渊源、文化象征和精湛工艺。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讲解云肩知识

实践环节,志愿者们提前备好卡纸、画笔和颜料,有序协助小朋友们领取材料。拿到卡纸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临摹传统纹样,有的融入卡通元素,以画笔为媒、颜料为介,将传统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精心绘制出专属自己的“肩上云霞”,每幅作品都透着童真与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图为绘制“肩上云霞”过程

此次活动让小朋友触摸传统文化脉络,以童真笔触传承云肩之美。古老工艺借孩童创意焕新,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纽带,让非遗种子在青春视角扎根发芽,续写文化传承新篇。

熊有成竹,熊猫来野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华夏大地独有的生态瑰宝,更是承载着八百万年生命传奇的“活化石”,其温润敦厚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文明一张闪亮的名片,传递着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为了让这份珍贵的国宝文化与童真相遇,实践团同期开展了“熊有成竹,熊猫来野”多彩科普小课堂。

▲图为课堂内容

课程伊始,志愿者以一则谜语拉开序幕:“黑白衣服穿身上,爱吃竹子不慌张。圆圆耳朵黑眼眶,中国国宝美名扬。”小朋友们争相举手,清脆的答案“大熊猫!”瞬间响彻教室,点燃了课程的热情。志愿者顺势揭开主题,借助高清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大熊猫的特征:圆润的脸庞、标志性的黑眼圈、短小的尾巴等。

随后,志愿者细致讲解了纸浆画制作的要点,现场的小朋友们早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制作中。经过精心创作,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熊猫跃然于画板之上:或抱竹酣睡,憨厚可爱;或岩间探首,灵动机敏。凝望着眼前亲手完成的精美画作,小朋友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既是对指尖下诞生艺术品的欣喜,更是对国宝大熊猫天然的亲近与深情礼赞。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一起制作手工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趣味课堂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脉络,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为非遗传承与国宝文化的传播注入了青春力量。

▲图为作品展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