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百千万|来看传承如何用“文创魔法”点绿成金!

发布时间:2025-07-23 23: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传承醇韵数创实践团 梁丽雯 叶晓璇 范嘉怡 陆俊亦 陈雅娴   阅读 7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梁丽雯、叶晓璇、范嘉怡、陆俊亦、陈雅娴) 邂逅地派,探寻文化宝藏​。

地派镇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4%,27.4万亩林地造就了天然氧吧。地派镇依托“大山经济”,正走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的振兴之路。然而,如此丰富的资源却面临着品牌影响力不足、文化传播不畅等问题。经过细致的调研与分析,产品设计组决定通过打造IP形象、设计宣传物料和开发线上平台,全方位提升地派镇的品牌形象与文化传播力。

图为团队产品设计组开会时的照片

图为团队产品设计组工作时的照片


可可茶精灵:文旅IP的“形象代言人”​。

“可可茶精灵”的设计紧扣地派镇文旅内核。头部抽象可可茶叶造型,直指地派特色农业名片——可可茶,裙摆的渐变绿与褶皱处理,既呼应84%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势,又贴合“天然氧吧”的文旅标签。这个融合茶与森林的萌动形象,通过亲和力拉近游客与地派文旅资源的距离,让“茶乡+森林”的文旅记忆更易传播。

图为IP形象由产品设计组陈雅娴负责设计


明信片:文旅场景的“记忆切片”。

若说文旅的魅力在于“沉浸式体验”,那明信片便是将这份体验凝固成“可带走的记忆”。队员精选五大场景:晨雾中的桂峰山、温泉池里的袅袅热气、挂满露珠的可可茶芽、夕阳下的古炮楼剪影、芒派村的红色标语墙。

每张明信片的设计都遵循“一图一故事”原则,用水彩晕染叠加实景的手法,让文旅场景既有真实触感,又具艺术感染力。游客带走的不仅是一张卡片,更是对地派文旅的具象化记忆,成为文旅传播的“移动载体”。

图为地派印象明信片由团队产品设计组成员陈雅娴负责设计


三折页:文旅资源的“全景指南”。

三折页的设计,堪称地派文旅的“浓缩指南”。其创新点在于采用“自然-人文-产业”折叠叙事手法,以大地棕、森林绿、温泉金为主色调,第一折聚焦自然生态,以大幅航拍图展现森林与温泉的交融;第二折讲述人文故事,通过老照片与文字结合还原历史场景;第三折突出产业活力,用信息图表呈现可可茶的产业链条。同时,采用茶芽撕边设计,隐喻地派镇如茶叶般值得细细品味的内涵。

图为《山水地派旅行册》由团队产品设计组范嘉怡负责设计


“智韵创界”微信小程序:文旅服务的“线上枢纽”。

线上平台的拓展,是地派文旅服务的延伸。植入了景泰蓝纹理与古炮楼窗棂图案,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氛围;在功能规划方面,确定了商品展示、在线购买、会员积分、优惠活动、评价反馈等核心功能,并对每个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开发;在界面设计上,采用简洁明了的布局和操作流程,让用户能够轻松浏览和购买商品。

图为”智韵创界“微信小程序由团队产品设计组陆俊亦负责设计


从IP形象到实体物料,从线下指南到线上平台,广东培正学院“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每一份设计,都紧扣地派文旅的核心脉络。这些文创成果如同纽带,将地派的生态、人文、产业串联成有机整体,让文旅资源从“散落的珍珠”变为“成链的风景”。

未来,愿这份以地派文旅为核心的文创力量,将持续为地派的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文创赋能文旅”的路径更清晰、更有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丽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