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陈彦烨、林晓婉、廖佳祺)在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传统技艺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香云纱便是其中之一。而唐贤香云纱,正是这片非遗星空里一颗耀眼的星。唐贤深耕香云纱领域多年,始终以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技艺为己任,从原料甄选到工艺坚守,从文化挖掘到创新推广,一步步将香云纱这项岭南瑰宝打造成集生产、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活态传承载体,让千年非遗在当代焕发别样光彩。近日,LU点灯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唐贤香云纱,感受其文化馆与晒莨场的魅力,揭开这门非遗技艺的神秘面纱。
漫步文化馆,细品非遗意韵
唐贤香云纱文化馆承载着传承香云纱这一非遗技艺的使命。踏入馆内,这里详细介绍了香云纱的发展历程,从其源起的质朴简陋,到历经岁月雕琢、工艺精进后的华美蜕变,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似灵动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香云纱传承与发展的壮丽史诗。
文化馆不仅是知识的窗口,更是传统技艺的活态平台。步入其中,两位工人正专注地在铁木织机前工作,木质构件与金属部件碰撞出清脆声响,指尖翻飞间,丝线织就成布,古老织机的韵律在此刻鲜活跳动。
展区内,香云纱旗袍与各式文创产品静静陈列——小巧的香囊和雅致的丝巾搭配着流光溢彩的旗袍,将传统面料的挺括与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件产品仿佛诉说着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在这里,游客们能参与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亲身感受香云纱制作的独特魅力。
探访晒莨场,静赏古法风华
告别文化馆的悠悠书香,点灯少年们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憧憬,踏入唐贤香云纱晒莨场。这里,是香云纱蜕变的核心舞台,每一寸空气都裹挟着传统工艺的温润气息,似在轻声诉说着岁月里的匠心故事。晒莨,作为这场华丽变身的关键魔法,工人们手法娴熟如行云流水,将那一块块洁白如雪的纱料,变化成色彩古朴、质感独特的香云纱。
在这里,点灯少年们采访到了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唐贤的创始人——欧阳凤婷老师。凤婷老师是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梁珠的大徒弟。多年来她坚持纯古法工艺,不断地推广香云纱文化。
访谈中,凤婷老师热情自豪地介绍了唐贤的“法宝”——完善的面料溯源系统。唐贤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制作,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详细记录。这一系统像忠诚卫士,守住香云纱品质底线,也是唐贤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亮点。凤婷老师还透露,未来溯源系统将通过 APP 或直播向大众开放,让大家“云追踪”香云纱诞生历程,感受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魅力。她提到唐贤着重品牌建设,溯源系统让每匹布、每种花纹都有“身份档案”,既尊重传承传统技艺,又赋予品牌独特品质与辨识度。点灯少年们通过对凤婷老师的访谈,逐渐加深了对香云纱的理解。
结语
唐贤香云纱文化馆与晒莨场,恰似两颗璀璨明珠,静静绽放着香云纱独一无二的魅力。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精美的香云纱制品,也能触摸到传统技艺的温度与厚度。这场难忘的香云纱之旅,既是与历史的对话,亦是与匠心共鸣的契机——未来每一次探寻,都将成为守护非遗的印记。愿我们一同守护这穿越时光的技艺,让它在代代相传中永葆鲜活;更愿流淌于经纬之间的文化血脉,在更多人心中绵延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傅祯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