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吴艺村 刘尊宁 蒙家康 包念知)为筑牢学生暑期安全防线,提升安全自护能力,7月15日上午,叮当老师在黄桑明先学校一楼教室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为即将迎来假期的孩子们送上了一份实用而全面的“安全锦囊”。
班会内容设计科学系统,紧扣暑期高发风险点,围绕五大安全板块展开:
叮当老师首先聚焦严防溺水主题,通过触目惊心的案例强调其作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头号杀手的危险性,明确指出水库、池塘、河流等危险水域。老师重点讲解了“防溺水六不”原则——包括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到陌生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无监护不下水、不准私自下水。随后,老师传授了“镇定放松、仰泳露头、深呼浅吸、及时呼救”的溺水自救四步法,并邀请学生上台模拟“仰泳露头”姿势以加深理解。
接着转入交通安全主题。课堂通过“交通标志辨认”互动环节,让孩子们认识了“注意儿童”、“人行横道”、“红绿灯”等标志。老师详细讲解了安全行走规范(如走人行道、专心勿嬉闹、避让车辆)与安全骑行要点(包括车辆检修、12岁以下禁骑、靠右行驶、转弯手势示意、不撒把不打闹、路口减速、不闯红灯)。在随后的“报警电话知多少”小测验中,孩子们准确答出了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紧接着针对防骗防拐的社会热点,叮当老师用易懂语言教授了“三要”原则:不与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食物、保持80厘米安全距离。通过情景模拟,师生共同分析了“五种可疑危险人物”(如求助的成人、邀请玩耍者、直呼你名字者等)的特征与应对策略。孩子们齐声复述核心原则:无论什么情况,绝不跟陌生人走,第一时间找警察叔叔帮忙。
在消防安全部分,老师结合图片与视频,清晰讲解了火灾报警要点(讲清地址火情、迎候消防车)、电器起火处理(先断电再灭火)、燃气罐灭火方法(湿布捂盖关阀门)及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尤其强调二氧化碳灭火器金属部件超低温危险)。生动的情景问答引导孩子们思考不同楼层(高、低层)的火场逃生路线选择,牢记“勿贪财物、湿物护身、低姿前进、固守待援”的要领。
最后讲解地震预防知识,老师补充介绍了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原则(“伏地、遮挡、手抓牢”),并强调了寻找坚固家具旁或三角空间躲避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系统讲解和互动,涵盖了溺水防范、交通安全、防骗防拐、消防安全及地震避险等关键安全领域。
寓教于乐,互动点亮安全课堂
整场班会并非单向灌输,而是充满了积极的师生互动。从交通标志抢答、防骗情景模拟,到溺水自救动作演示、火场逃生方案讨论,孩子们全程踊跃参与。在“防溺水六不”诵读环节,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响彻教室;在辨认可疑人物特征时,孩子们瞪大眼睛,积极分享自己的判断。“叮当老师,我知道湿毛巾要叠八层捂口鼻最有效!”一位学生在消防安全环节的主动补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安全知识真正内化于心。
守护成长,安全不“放假”
“安全无小事,警钟需长鸣。”班会在叮当老师的总结中步入尾声,“快乐暑假的前提是安全。今天我们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演练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在未来成为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金钥匙’。希望同学们将‘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危险事故发生’牢记心中,做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此次主题班会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即将开启暑假模式的小学生们系统性地补足了安全知识短板,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风险识别能力、危机应对技巧和安全自护意识。学校也将持续通过家校联系平台推送安全提示,确保“安全不放假”的理念贯穿整个假期,为孩子们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生活保驾护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蒙家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