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黄河脉搏,用青春书写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23 14: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晓聪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智汇黄河,“芯”火永传调研实践团满载而归,带回了怎样的“黄河故事”?

九曲黄河,奔腾东去,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流淌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智汇黄河,‘芯’火永传”调研实践团踏上征程。他们以青春为笔,以奉献为墨,以担当为纸,深入沿黄城市地区,围绕“非遗传承、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智慧农业、民生养老”五条主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只为讲好“黄河故事”,奏响新时代的黄河之歌。

一、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垃圾发电闭环&智慧农业“小时达”

在黄河滩区低碳产业园,实践团深入章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实地察看垃圾预处理系统、焚烧发电车间及环保处理设施,细致了解该项目如何将城乡生活垃圾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见证章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资源环保循环闭环。随后,转赴章丘黄河街道供销供发集团,深入了解其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联农带农机制——既为农户提供稳定收入保障,又让其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二、黄河街道新图景:幸福河畔由“滩”到“城”的文化缩影

实践团沿黄河街道实地考察,当地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建设“安澜、生态、宜居、善治”的“幸福河社区”为核心。它不仅是山东60万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的一个缩影,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社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还形成了由“滩”到“城”的文化传承---黄河广场。每到夜晚,这里便是黄河滩区12068名搬迁群众的集会之地,热闹非凡。

治理层面,以“大老李调解所”为枢纽,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多级联动机制和管家队伍化解矛盾,依托数字平台提升服务效能。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岸线治理、堤防巩固、湿地恢复及智能管控,并创新采用“光伏+农业”模式兼顾环保与富民。

如今的黄河街道,正以其深厚历史感、精准治理力和温暖生态观,稳步迈向“河畅、景美、人和、业兴”的现代化幸福河畔家园。

三、解码沿黄振兴策:产业融合

实践团走进三涧溪村,推出“六个一”服务机制即一个村规民约、一本书、一部电视剧、一首村歌、一部舞台剧、一支舞蹈。凝聚起群众合力,实现“由乱到治”,将“乱村”蜕变为齐鲁样板核心区。返乡青年王元虎夫妇创办的源虎食品公司,以生态黑猪养殖为核心,创新构建以“猪粪-昆虫-桑叶-饲料”四位一体的生态循环链条。

黄河街道心正生态农业合作社的创新全流程托管模式颠覆传统农耕模式。其“鲜农优品”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冷链物流,实现农产品“小时达”直供社区,打造“农业+电商+冷链”融合产业链。鲁汇佳西瓜小镇以七大功能区打造“农业+旅游”新图景,走出农旅融合的金奖品牌之路。

四、非遗匠心守艺:千年铁锅锤印&百年古醋醇香

实践团步入明水古城,探寻章丘铁锅的千年技艺。十二道工序、三万六千次锤打,铸就无涂层物理不粘的“铁中瑰宝”。热锻冷锻交替间,锤印纹理成为文化符号,非遗技艺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探访百年相公醋厂,实践团见证其恪守古法酿造:精选原料历经六月陈酿、三年日晒,滴滴醇香凝结匠心;第五代传人郑中玉向实践团详解翻缸控温技艺,半埋陶缸营造的恒温环境深刻诠释着“时间成就风味”的智慧。

五、青春力量进社区:助老扶小“双线”并行

实践团深入社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足迹遍布黄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章丘养老服务中心、相一村敬老院,深度探访当地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团队走进泉山实验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课堂。通过互动问答和儿歌强化防火、交通规则意识,用青春践行担当,以行动服务社会。

六、成果丰硕:镜头里的章丘脉动,数据中的黄河回响

实践期间,形成调研报告两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余份;拍摄并制作《三涧溪·拾得满襟风与故事》、《农企瓜田青春行》、《绿动新生·河脉守望》三部短视频,用镜头记录并传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章丘样板”。

从千年炉火到数字田园,从低碳循环到智慧养老,章丘以历史厚度、创新高度、民生温度交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黄河奔腾不息,青春薪火永传。实践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让“芯”火相传的青春持续发光发热,将新时代黄河故事书写得更加精彩动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晓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