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苏琦、余玉敏、余鸿彬、李淳、程子凡)近日,“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河源市连平县溪山镇,开展技术助农活动。团队运用信息技术,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展现了科技力量在破解传统农业痛点、重塑乡村发展模式上的巨大潜力。
在开味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困扰种植户的病虫害识别与防治难题迎来科技破局。“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长,聚焦基地农户便捷需求,量身打造以小程序为载体的智能病虫害识别系统,助力快速识病辨虫 。后台搭载的智能识别模型能迅速比对海量数据库,精准判断病虫害种类。它不仅大幅降低了病虫害诊断门槛和误判率,显著提升了防治效率,更有助于减少农药滥用,推动农场向生态化、标准化生产迈进,为农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智慧基石。
图为成员试验病虫害识别系统(曾雅琦 供图)
针对开味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棚种植对温湿度环境高度敏感的需求,“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部署了一套智慧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实现对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四项关键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具备参数异常时的自动响应与智能调控功能。其改变了以往依赖人工定时巡查、凭感觉调控的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实现大棚环境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与智能化,为作物创造稳定、适宜的生长“微气候”,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图为成员展示智慧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王冰煌 供图)
团队的科技赋能不仅聚焦于田间地头,更将视野扩展至乡村教育与特色产业的广阔天地。在溪山中学,无人机腾空而起,对校园进行高精度航拍与测绘。通过专业数据处理,团队生成了校园高分辨率实景三维模型。这份精准的数字校园地图,为学校未来的规划建设、智慧校园管理提供直观、可靠的空间数据,也为地理信息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本地化素材。与此同时,无人机镜头也聚焦于溪山镇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团队深入田间,精心航拍记录当地“一村一品”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场景与独特风貌,助力溪山镇对外宣传推广、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为产业振兴插上“云翅膀”。
图为成员操纵无人机(关锐斌 供图)
“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连平溪山的实践,是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乡村需求的体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土地上,当创新的动能与广袤的乡村碰撞融合,技术便成为驱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澎湃引擎。这条用智慧铺就的兴农之路,正越走越宽,照亮着更多乡村充满希望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