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3日至7月9日,南昌航空大学孝彭书院“红星强五”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景德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队以“探寻航空密码,传承报国精神”为主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深入挖掘景德镇的航空内涵。
▲图为直升机科技馆前的合照
航空为媒:躬行一线,匠心铸魂
为挖掘航空工业发展的深层密码,实践队首站走进昌河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队员们步入生产一线,穿过环境控制区,近距离观察技术人员检验底板安全、加工航空钣金,亲历为保障无菌环境而穿戴全身防护服的严苛细节,切身感受“严慎细实”的航空精神。在与南航校友及企业领导的座谈会上,实践队深入了解中国航空发展历程,并深刻认识到:每一代航空人都肩负责任与使命,初代航空人艰苦创业,如今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制造飞跃,中国航空工业正迈向世界前列。
▲图为座谈会现场照片
青春为翼:馆中探秘,学以致用
“让直升机飞入百姓家”,这一愿景在直升机科技馆内有了生动的注脚。馆中陈列着形态各异的直升机模型、精密发动机及大型风洞试验装置,为队员们搭建起探索航空奥秘的平台。
▲图为直升机科技馆展品照片
队员们基于所学专业,动手操作互动展品,并讨论其中的风洞原理与向心力等知识:通过 “控制变量法” 探究向心力影响要素,或调整旋翼角度观察升力及模型高度变化,切身体验航空基础原理的应用。队员们梳理所学,认识到航空惠民并非遥不可及。作为航空学子,更应善用专业知识,成为联通航空科技与人民发展的 “信使”。
▲图为参观直升机科技馆照片
科普为桥:蓝天探秘,播撒热爱
带着所学的航空知识和实践热情,实践队奔赴景航社区文明实践站开展航空科普。“航空知多少”队员们以和蔼的语气将科普知识娓娓道来并提问互动,伴随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实践队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地讲解了直升机的升空原理。 随后,实践队由理论引入动手拼装:“慢慢来,先动手组装试试看。”孩子们从认识模型名称开始,在实践队的引领下一步步组装简易航模。 这一刻,队员们化身“蓝天领航员”,让孩子们亲手触摸航空奥秘——飞行的道理就在自己组装的模型里。这堂课是“直升机飞入百姓家”的生动体现,也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种下勇于尝试、热爱航空的种子。
穿行于现代化的昌飞生产线、充满奥秘的科技馆与求知若渴的课堂之间,“红星强五”实践队以航空科技为纽带,完成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课。队员们不仅解码了瓷都“学、思、践、行”的航空基因,汲取了宝贵的匠心智慧,更将新知转化为科技赋能的切实行动,让翱翔蓝天的梦想在“严慎细实”的土壤中深深扎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杭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