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举,逐光前行——成都中医药大学逐光小队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3 20: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琳   阅读 24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用爱托举,逐光前行 —— 成都中医药大学逐光小队暑期社会实践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刘琳)2025 年 7 月 6 日至 16 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逐光小队循着 “用爱托举,逐光前行” 的队训,再次走进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太平桥社区,以 “岐黄薪火行,非遗沁童心—— 中医药非遗守护者与乡村未来的双向奔赴” 为主题,开展为期 10 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延续中医药文化传承初心,创新融入非遗活化内容,为社区老幼送去健康关怀与文化滋养,践行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图为团队成员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太平桥社区进行合照 马晓静供图

中医护理惠民,健康服务再升级

逐光小队在太平桥社区 “童伴之家” 设立健康服务站,延续去年义诊传统并拓展服务维度。队员们为老年居民提供血压、血糖动态监测,建立健康档案以实现长效跟踪。针对社区常见的颈椎不适、关节疼痛等问题,现场演示艾灸、刮痧、推拿等中医理疗技法,手把手教学简单穴位按摩,让居民在家就能开展基础保健。“这艾灸盒温温热热的,膝盖舒服多了!”奶奶们体验后连连称赞。

图为团队成员为太平桥社区居民进行测量血压、血糖等义诊活动 莫馨怡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太平桥社区居民进行推拿、刮痧等传统中医理疗体验 莫馨怡供图

非遗课堂开课,文化传承显活力

作为今年活动的创新亮点,小队将中医药文化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打造系列沉浸式体验课程。在 “中药香牌工坊” 里,孩子们利用楠木灰,香粉等药材,亲手压制出带有吉祥纹样的香牌,在香气中感受 “药食同源” 的奥秘;“拓印香囊” 课上,队员带领小朋友采集花叶,用古法拓印技术在棉布上留下自然纹理,再装入驱蚊药材,制成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非遗手作;在“寻古之旅”课程上,队员带领孩子们认识到各种古镇的构造,让孩子们在奇妙的建筑结构中感叹古人的智慧;更有对中国茶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的介绍,孩子们在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流连忘返。

最受欢迎的当属 “扭扭棒仿绒花” 课程。队员用彩色扭扭棒模拟传统绒花制作工艺,教孩子们制作牡丹、梅花等造型。孩子们积极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制作出各种形状,还利用此次机会制作手环,小花等送给老师和家人,在亲手制作中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之美。

图为团队成员与太平桥社区儿童的“非遗绒花”课程成果展示 刘宇诗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太平桥社区儿童进行中国茶文化讲座 何伊琪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太平桥社区儿童开展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介绍讲座 刘宇诗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太平桥社区儿童进行中国古代建筑介绍讲座 莫馨怡供图

多元课堂添彩,助力儿童全面成长

逐光小队成员们从 “成长” 的全面维度出发,在传递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与社会适应能力,围绕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多元能力,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实用的课程,助力太平桥社区的儿童全面发展。活动期间,逐光小队成员陆续开展《德语小课堂》《非暴力沟通小课堂》《硬笔书法》《急救达人养成记》《指纹的奥秘》《禁烟禁毒:守护健康防线》等特色课程。

《德语小课堂》通过趣味字母游戏、简单对话互动,为孩子们打开外语世界的大门,激发跨文化探索兴趣;《非暴力沟通小课堂》以情景演绎、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感受、表达需求与请求,培养平和友善的沟通方式;《硬笔书法》课程从正确坐姿与握笔教起,结合汉字文化讲解,让孩子们在笔墨练习中涵养专注力与审美力;《急救达人养成记》通过模拟操作、案例讲解,传授流鼻血处理、轻微擦伤包扎等实用技能,提升自身保护能力;《指纹的奥秘》以科学实验为载体,带领孩子们探索指纹的唯一性与应用价值,激发科学探究精神;《禁烟禁毒:守护健康防线》则通过知识科普、案例分析,让孩子们认清烟草与毒品的危害,树立健康生活的底线意识。这些课程从语言启蒙、沟通技巧、文化素养、生存技能、科学认知到健康观念,全方位助力孩子们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太平桥社区儿童进行丰富多彩的课程的学习 莫馨怡、刘宇诗供图

实地走访龙凤古镇,了解当地文化古韵

在课程开展之余,逐光小队成员还去到当地著名景点龙凤古镇,探访当地的历史遗迹,与当地居民交谈,了解居民的生活,深刻体会国家繁荣发展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走访中切实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图为逐光小队到龙凤古镇探访 刘宇诗供图

双向奔赴暖人心,青春力量续华章

活动最后一天,小队举办 “成果展演暨爱心捐赠” 仪式。孩子们展示亲手制作的非遗手作、拼贴诗作品和书法作品,演唱《萱草花》,赠送感谢信给老师,用多样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收获。小队为社区儿童送上文具礼包,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

“从去年的中医体验到今年的非遗课堂和多元课程,逐光小队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文化自信的种子。” 太平桥社区主任感慨道。据悉,逐光小队已连续三年扎根该社区,累计开展健康服务 500 余人次,文化课程 30 余场,团队先后获遂宁市 “优秀实践小队”、共青团感谢信等荣誉。

青春因担当而闪耀,实践因初心而动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逐光小队以中医药文化为桥,以非遗传承为媒,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践行 “健康中国” 使命,让岐黄薪火照亮童心,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图为逐光小队成员合影 莫馨怡供图

图为逐光成员与太平桥社区儿童的合影 莫馨怡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