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际合作,共育医学英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师生赴中国科大附一院交流访问

发布时间:2025-07-23 20: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航   阅读 68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3号楼20楼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师生代表团一行9人到访,双方围绕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与医院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绘合作蓝图。

高规格对接,聚焦人才与教育

本次交流受到双方高度重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代表团由学生党总支书记、学生处处长杨兆锋带队,成员包括学院团委书记吴悦、专职辅导员冯晓天以及6位2024级本科医学生代表,展现了该院对临床教学和未来人才培养的深度关切。中国科大附一院方面,由人力资源部部长周浩泉主持接待,教育处处长宋琬琦、临床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吕红伟、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海妍及相关职员共同参与,并特别邀请胸外科、影像科近年入职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代表分享成长经验,阵容凸显了医院对人才引育与临床教学融合的核心关注。

(参与交流的师生)

全方位展示:实力铸就医教研高地

在交流的核心环节,周浩泉部长向兰大二院师生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大附一院的发展脉络与卓越成就。他着重阐述了医院 多院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总院(庐江路院区)作为核心,承担急危重症及复杂疾病诊疗;南区(本次参观所在地)定位明确,集高水平,门诊服务、前沿科研平台(如重点实验室)及特色专科(如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于一体;西区则重点发展肿瘤综合治疗;感染病院区专攻传染病防治。这种科学分工保障了资源高效利用与全域医疗服务能力。

(会中周浩泉部长做医院介绍)

周部长特别介绍了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引领性贡献。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的标杆,医院在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方面技术精湛、体系完备,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均达国内领先水平。肝移植技术尤为突出,为众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新生。这些成就依托于强大的多学科协作能力、严格的质控体系以及深厚的临床科研积淀。

在介绍医院顶尖平台建设时,周浩泉重点解读了 “登峰计划” 的战略意义。该计划旨在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国内顶尖、国际有影响力的高峰学科,为医院整体实力跃升提供核心引擎。同时,他分享了 “墨子论坛” 及其重要组成部分 “贝时璋生命科学分论坛” 的丰硕成果。作为医院倾力打造的高端学术品牌,特别是贝时璋分论坛,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领域,已成功吸引汇聚了全球众多顶尖学者和青年英才来院交流合作,显著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为前沿科研突破和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构建了高端平台。

深度对话,共探育人之道

座谈交流环节气氛融洽而富有成效。双方聚焦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就临床教学体系创新、学生思政工作实效提升、青年医师职业发展路径拓宽以及校际合作潜力挖掘等展开了坦诚而深入的探讨。兰大二院的学工教师分享了学生管理的实践经验,而中国科大附一院的青年博士们则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医院优越平台对个人科研临床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支持,为在座的医学生代表提供了宝贵的未来规划参考。

(实地参观)

实地感受创新脉动

(实地参观)

理论交流之余,兰大二院师生在院方陪同下,实地参观了南区现代化门诊区域及先进的科研共享平台。整洁高效的就诊环境、智能化服务设施以及配备尖端仪器的实验室,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将优质医疗服务与前沿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对“以患者为中心、以科研促临床”的发展理念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结语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为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师生们提供了开拓视野、启迪思维的宝贵机会,也为两所底蕴深厚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架起了新的沟通桥梁。双方一致认同,在医学教育革新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加强互动、深化合作、共享资源是必然趋势。此次合肥之行作为兰大二院系列交流的重要首站,其收获与共识必将为未来双方在医、教、研各领域展开更富成效的实质性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携手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更多卓越医学栋梁。

实践团队:医疗服务之兰州大学赴陕豫皖苏“职引未来,医展红图”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稿供稿:赵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